石油企业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研究
[10-16 19:27:26]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研报告 阅读:90次
摘要: 2、权力运做缺乏规范程序,滥用权力有较大空间。目前,一些石油企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和领导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权力运作不规范的问题。一是权力过于集中,在权力范围内,随意性大,形成权力壁垒。二是权力运行缺乏规范、制约和透明度,权力滥用成为可能。承包、管理等等各方都有自己的权力范围,都有较大的寻租空间。如,有的单位和部门,握有国家投资的使用权,支出多少,与个人利益无损,国有资产流失,找不到责任人;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很难追究具体人的责任。在工程建设方面,承建方,主要是工程项目中标后,层层转包、分包,其中的行贿受贿、偷工减料等不法行为很难查证。管理及服务方各有说辞,管、卡、压不乏,一些领导干部利用权力干预和插手工程招。
石油企业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研究,标签:调研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2、权力运做缺乏规范程序,滥用权力有较大空间。目前,一些石油企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和领导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权力运作不规范的问题。一是权力过于集中,在权力范围内,随意性大,形成权力壁垒。二是权力运行缺乏规范、制约和透明度,权力滥用成为可能。承包、管理等等各方都有自己的权力范围,都有较大的寻租空间。如,有的单位和部门,握有国家投资的使用权,支出多少,与个人利益无损,国有资产流失,找不到责任人;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很难追究具体人的责任。在工程建设方面,承建方,主要是工程项目中标后,层层转包、分包,其中的行贿受贿、偷工减料等不法行为很难查证。管理及服务方各有说辞,管、卡、压不乏,一些领导干部利用权力干预和插手工程招投标等活动,使问题更加复杂,难以查证。
3、管理体制不健全,有法不依,依法行政不力。石油企业改革起步相对较早,但至今问题不少。其中,投资体制的不健全、不科学,还保留着计划经济时期的资金管理模式是一个重要原因。投资的管理和使用,缺乏法律约束, 《石油企业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研究》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监督制约乏力,随意性很大。有些单位和部门使用国家投资款,无需承担责任风险,责任主体和资金管理虚化,结果出现不少说不清的经济问题。同时,一些职能部门思想观念滞后,依法行政意识淡薄,自觉不自觉地滥用了权力。一些单位反映:统一的政策在具体的管理中常存在“不统一的裁量空间”;部分工程项目始终游离于市场统一管理之外。许多企业认为:市场乱,主要不是企业造成的,企业存在的问题是“违规多、违法少”。
4、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乏力。一是部分行政主管部门缺少对权力的监督意识。尤其缺少在权力行使中对所辖部门的监督意识,使得上级对下级最直接的监督缺位。有的认为监督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与行政主管部门无关。重权力、轻制约,重业务、轻反腐是普遍现象;二是监察部门监督乏力,特别是同级监督难度较大,无法有效实施,监督存在虚化。
三、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石油企业腐败的对策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最根本的是要加快法制化建设,健全权力制衡机制和规范权力运用者的行为。针对石油企业腐败发生的原因和特点,当前,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大党员干部的教育力度,全方位构筑思想道德防线。从我们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党员干部违法乱纪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着力全方位构筑思想道德防线,是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企业人员腐败的基础工程。一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加强世界观改造,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二是要加强艰苦奋斗教育,使党员干部增强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能力,始终保持良好的道德情操,廉洁自律,洁身自好。三是要加强法纪教育,使党员干部增强法纪意识和自我监控、自我约束的能力。四是要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人员的教育,在腐败现象高发区域构筑警戒线。当前主要是物资采购、房地产、建筑承发包等领域和企业对经济运行有调控权的热点部位人员。五是协调主管部门、职能部门和企业及党团组织齐抓共管,新闻、舆论、文化、教育多头并举,构建反腐倡廉教育网络和道德氛围。同时,从严查处腐败分子,防打结合,标本兼治,杜绝腐败现象的孳生。
2、严格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准选好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石油企业更是国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党政主要负责人的品行和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成败。因此,认真解决好党政主要负责人选用的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一是要按照上级的有关要求,克服识人视野不宽,选人渠道不多,用人机制不活的弊端,切实选准选好企业的党政主要负责人。二是要重视加强企业党委班子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对党政主要负责人的教育管理,用严格的制度规范党政主要负责人的用权行为。三是加强对党政主要负责人的权力监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现重大问题董事会决策,记录投票,责任兑现。坚持市场化和公开化原则,凡是产生利益差别的事情,尽可能采取市场化手段运作,减少人为因素。推行厂务公开,只要不是商业秘密,都要将决策程序、依据、结果公开,接受职工和群众的监督。四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定期谈话、汇报和党风廉政建设巡视等制度。上级领导定期约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工作情况,检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同时为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提供条件。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要结合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定期向上级书面汇报自己履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情况。同时,要严格管理,严格监督,通过派出巡视员,加强企业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的日常监督和检查。
2、权力运做缺乏规范程序,滥用权力有较大空间。目前,一些石油企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和领导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权力运作不规范的问题。一是权力过于集中,在权力范围内,随意性大,形成权力壁垒。二是权力运行缺乏规范、制约和透明度,权力滥用成为可能。承包、管理等等各方都有自己的权力范围,都有较大的寻租空间。如,有的单位和部门,握有国家投资的使用权,支出多少,与个人利益无损,国有资产流失,找不到责任人;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很难追究具体人的责任。在工程建设方面,承建方,主要是工程项目中标后,层层转包、分包,其中的行贿受贿、偷工减料等不法行为很难查证。管理及服务方各有说辞,管、卡、压不乏,一些领导干部利用权力干预和插手工程招投标等活动,使问题更加复杂,难以查证。
3、管理体制不健全,有法不依,依法行政不力。石油企业改革起步相对较早,但至今问题不少。其中,投资体制的不健全、不科学,还保留着计划经济时期的资金管理模式是一个重要原因。投资的管理和使用,缺乏法律约束, 《石油企业源头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研究》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监督制约乏力,随意性很大。有些单位和部门使用国家投资款,无需承担责任风险,责任主体和资金管理虚化,结果出现不少说不清的经济问题。同时,一些职能部门思想观念滞后,依法行政意识淡薄,自觉不自觉地滥用了权力。一些单位反映:统一的政策在具体的管理中常存在“不统一的裁量空间”;部分工程项目始终游离于市场统一管理之外。许多企业认为:市场乱,主要不是企业造成的,企业存在的问题是“违规多、违法少”。
4、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乏力。一是部分行政主管部门缺少对权力的监督意识。尤其缺少在权力行使中对所辖部门的监督意识,使得上级对下级最直接的监督缺位。有的认为监督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事,与行政主管部门无关。重权力、轻制约,重业务、轻反腐是普遍现象;二是监察部门监督乏力,特别是同级监督难度较大,无法有效实施,监督存在虚化。
三、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石油企业腐败的对策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最根本的是要加快法制化建设,健全权力制衡机制和规范权力运用者的行为。针对石油企业腐败发生的原因和特点,当前,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大党员干部的教育力度,全方位构筑思想道德防线。从我们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党员干部违法乱纪都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因此,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着力全方位构筑思想道德防线,是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企业人员腐败的基础工程。一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加强世界观改造,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二是要加强艰苦奋斗教育,使党员干部增强抵御各种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能力,始终保持良好的道德情操,廉洁自律,洁身自好。三是要加强法纪教育,使党员干部增强法纪意识和自我监控、自我约束的能力。四是要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人员的教育,在腐败现象高发区域构筑警戒线。当前主要是物资采购、房地产、建筑承发包等领域和企业对经济运行有调控权的热点部位人员。五是协调主管部门、职能部门和企业及党团组织齐抓共管,新闻、舆论、文化、教育多头并举,构建反腐倡廉教育网络和道德氛围。同时,从严查处腐败分子,防打结合,标本兼治,杜绝腐败现象的孳生。
2、严格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准选好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石油企业更是国企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党政主要负责人的品行和素质直接关系到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成败。因此,认真解决好党政主要负责人选用的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一是要按照上级的有关要求,克服识人视野不宽,选人渠道不多,用人机制不活的弊端,切实选准选好企业的党政主要负责人。二是要重视加强企业党委班子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对党政主要负责人的教育管理,用严格的制度规范党政主要负责人的用权行为。三是加强对党政主要负责人的权力监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现重大问题董事会决策,记录投票,责任兑现。坚持市场化和公开化原则,凡是产生利益差别的事情,尽可能采取市场化手段运作,减少人为因素。推行厂务公开,只要不是商业秘密,都要将决策程序、依据、结果公开,接受职工和群众的监督。四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定期谈话、汇报和党风廉政建设巡视等制度。上级领导定期约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和工作情况,检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同时为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提供条件。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要结合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定期向上级书面汇报自己履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的情况。同时,要严格管理,严格监督,通过派出巡视员,加强企业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人的日常监督和检查。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
上一篇:对贫困地区建设节约型政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