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调研报告
[10-16 19:27:26]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研报告 阅读:90次
摘要: (三)重建设轻管理现象普遍存在。 1、水利工程管理方式粗放。责、权、利不明确,理论上“人人有份”,实际上“人人无责”,形成工程所有者管不了、使用者又不管的局面,造成工程老化、失修,效益降低。如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项目建成后,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仍把渠道管护和设备维护的责任压在政府身上,出现了工程建好后无人管理,使用周期缩短等现象。 2、水利管理服务体系不顺。这方面乡镇水利站表现特别突出,尤其在地方机构改革后,乡镇水利站处于水利部门管不了、乡镇政府无力管,无所作为、无力而为的尴尬局面。 3、 水利设施的数量、布局的科学化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几年来想方设法争取和筹集资金打井建站,充分利用各种水源。
关于我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调研报告,标签:调研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三)重建设轻管理现象普遍存在。
1、水利工程管理方式粗放。责、权、利不明确,理论上“人人有份”,实际上“人人无责”,形成工程所有者管不了、使用者又不管的局面,造成工程老化、失修,效益降低。如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项目建成后,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仍把渠道管护和设备维护的责任压在政府身上,出现了工程建好后无人管理,使用周期缩短等现象。
2、水利管理服务体系不顺。这方面乡镇水利站表现特别突出,尤其在地方机构改革后,乡镇水利站处于水利部门管不了、乡镇政府无力管,无所作为、无力而为的尴尬局面。
3、 水利设施的数量、布局的科学化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几年来想方设法争取和筹集资金打井建站,充分利用各种水源抗旱补灌。这些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部分地区由于抗旱时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在满足了部分农田灌溉的同时却使地下水位严重下降。
三、我们的几点建议
针对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出现的困 《关于我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调研报告》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难和问题,经过认真的研究和探讨,提出如下建议:
(一)应进一步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宣传力度。一是宣传水资源观念,增强农民的水忧患意识,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改变旧的用水观念,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积极主动地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和解决好水利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二是宣传减轻农民负担与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政策界限,在切实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本着自愿互利、注重实效、控制标准、严格规范的原则,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工投劳。三是大力宣传《水法》,努力做到依法用水,依法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统一管理,防治水污染,加强监测,保证管好水、用好水。
(二)应进一步加强项目区建设。一是各级政府要想尽一切办法,动员各方力量积极争取项目,不断扩大农田水利项目区建设,增加高质量农田水利工程的覆盖面积。二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尽职尽责,实行项目责任制,严把质量关,切实把工程做成“民心工程”。三是要加强项目区的管理。政府应进一步明确该项目归谁所有、由谁管理、怎样维护等问题。可通过委托管理、承包、拍卖或股份合作等方式,在管理上探索出新路子,克服重建轻管的观念,使其充分发挥效益。
(三)政府应明确规定新形势下各级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如干、支、斗、农渠分别应有谁建设、谁管理、谁使用,力争把这项事关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推向深入。
(四)本着自愿原则,积极组建农民用水协会。
(五)农田水利建设应坚持“一事一议”的做法。以往的农田水利工程,大多数都是靠“两工”来解决资金匹配问题,取消“两工”后靠“一事一议”方法来弥补。现在我省又暂停“一事一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地方匹配资金出现了很大困难,村内的小型水利工程也无法实施。在座谈中农民普遍欢迎采用“一事一议”的形式解决这一问题。
(六)要科学规划、合理用水。随着我市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压力,水资源整体态势将更为严峻。在打井抗旱问题上,一要控制数量,二要科学布局,三要加强管理。要注意坚持应急抗旱与长远规划相结合,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性研究,加强水资源全面规划。在水利发展战略及方针政策上,按照优化配置的原则实施总量控制,对生产力布局及需水结构进行调整。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避免过度开采、无序开采和对地下水系的人为破坏。
(七)政府财政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在积极争取中央农村水利建设投资的同时,市财政应调整公共支出结构,加大对纯公益工程的投资额度。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国债资金、扶贫等用于水利建设的资金捆绑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00五年九月十日
《关于我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调研报告(第2页)》出自:www.89xue.com网
(三)重建设轻管理现象普遍存在。
1、水利工程管理方式粗放。责、权、利不明确,理论上“人人有份”,实际上“人人无责”,形成工程所有者管不了、使用者又不管的局面,造成工程老化、失修,效益降低。如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工程项目建成后,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仍把渠道管护和设备维护的责任压在政府身上,出现了工程建好后无人管理,使用周期缩短等现象。
2、水利管理服务体系不顺。这方面乡镇水利站表现特别突出,尤其在地方机构改革后,乡镇水利站处于水利部门管不了、乡镇政府无力管,无所作为、无力而为的尴尬局面。
3、 水利设施的数量、布局的科学化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几年来想方设法争取和筹集资金打井建站,充分利用各种水源抗旱补灌。这些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部分地区由于抗旱时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在满足了部分农田灌溉的同时却使地下水位严重下降。
三、我们的几点建议
针对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出现的困 《关于我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调研报告》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难和问题,经过认真的研究和探讨,提出如下建议:
(一)应进一步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宣传力度。一是宣传水资源观念,增强农民的水忧患意识,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改变旧的用水观念,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积极主动地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和解决好水利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二是宣传减轻农民负担与农民自愿投工投劳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政策界限,在切实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本着自愿互利、注重实效、控制标准、严格规范的原则,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工投劳。三是大力宣传《水法》,努力做到依法用水,依法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统一管理,防治水污染,加强监测,保证管好水、用好水。
(二)应进一步加强项目区建设。一是各级政府要想尽一切办法,动员各方力量积极争取项目,不断扩大农田水利项目区建设,增加高质量农田水利工程的覆盖面积。二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尽职尽责,实行项目责任制,严把质量关,切实把工程做成“民心工程”。三是要加强项目区的管理。政府应进一步明确该项目归谁所有、由谁管理、怎样维护等问题。可通过委托管理、承包、拍卖或股份合作等方式,在管理上探索出新路子,克服重建轻管的观念,使其充分发挥效益。
(三)政府应明确规定新形势下各级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如干、支、斗、农渠分别应有谁建设、谁管理、谁使用,力争把这项事关农村稳定、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推向深入。
(四)本着自愿原则,积极组建农民用水协会。
(五)农田水利建设应坚持“一事一议”的做法。以往的农田水利工程,大多数都是靠“两工”来解决资金匹配问题,取消“两工”后靠“一事一议”方法来弥补。现在我省又暂停“一事一议”,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地方匹配资金出现了很大困难,村内的小型水利工程也无法实施。在座谈中农民普遍欢迎采用“一事一议”的形式解决这一问题。
(六)要科学规划、合理用水。随着我市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压力,水资源整体态势将更为严峻。在打井抗旱问题上,一要控制数量,二要科学布局,三要加强管理。要注意坚持应急抗旱与长远规划相结合,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性研究,加强水资源全面规划。在水利发展战略及方针政策上,按照优化配置的原则实施总量控制,对生产力布局及需水结构进行调整。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避免过度开采、无序开采和对地下水系的人为破坏。
(七)政府财政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在积极争取中央农村水利建设投资的同时,市财政应调整公共支出结构,加大对纯公益工程的投资额度。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国债资金、扶贫等用于水利建设的资金捆绑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00五年九月十日
《关于我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调研报告(第2页)》出自:www.89xue.com网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
上一篇: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