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
[10-16 19:25:17]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研报告 阅读:90次
摘要: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 农业产业化是一场农业产业革命,它不仅仅是农业和农村的事务,而且关系到社会经济各个层面的资源配置、要素组合和利益调整。农业产业化也决不是简单的“企业+基地+农户”的重组,而是一种体制上的创新。应该说,农业产业化是当前实现农业农村协调发展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和手段。要做到统筹协调,必须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使之相互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加快农村工业化结合起来。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水平比较高的地方,农村工业化的水平也相应较高。*是城市带动型发展模式,从实际出发,我们提出要把。
新形势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标签:调研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
农业产业化是一场农业产业革命,它不仅仅是农业和农村的事务,而且关系到社会经济各个层面的资源配置、要素组合和利益调整。农业产业化也决不是简单的“企业+基地+农户”的重组,而是一种体制上的创新。应该说,农业产业化是当前实现农业农村协调发展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和手段。要做到统筹协调,必须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使之相互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加快农村工业化结合起来。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水平比较高的地方,农村工业化的水平也相应较高。*是城市带动型发展模式,从实际出发,我们提出要把城市工作做到农村去,积极引导城市投资向农村中小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分流”。据粗略估算,全市近三年来流向农村兴办农产品加工项目的民间资超过10亿元。我们欣喜地看到,产业化发展再次点亮农村工业之火,目前县市区一级新上工业项目70%以上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而农产品加工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2003年,全市自发投资柑桔选果、分级、打蜡包装线的就有20多家,新上生产线40多条,总投资3000多万元。
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推进农村城镇化结合起来。在全市城镇建设发展规划中,农业产业化既是产业支撑又是城镇的特色所在。我们努力实现了“三个转变”,即在龙头企业布局上实现由零星分散向城镇园区集中转变,在产权结构上实现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在经营形式上由经营向民营转变。2004年,我们制定了《*市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将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启动8个乡镇工业园区建设以后,园区所在城镇骨架拓展明显加快,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夷陵区鸦鹊岭镇食品项目功能区建成后,城镇面积将新增0.67平方公里,新增就业人员8000多人。该镇现已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总投资1.6亿元,加上配套的制罐和包装业,预计未来三年每年可新增工业产值2亿多元。农业产业化繁荣了城镇的商贸业,做旺了城镇的人气、财气、商气,增强了乡镇经济实力。
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一主三化”战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农业产业化是关键。近年来,我市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就业领域和劳动力需求,一部分农民经过培训外出务工,一部分农民就近转化到非农产业,1994年到2003年10年间全市年均有3万多名农村劳动力从农田转移出来,近几年有加速之势,年转移劳动力近5万人。这些农民向非产业的转移,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也给城市带来更大的消费市场,形成了良性发展。我们用农业产业化统筹城乡发展,还表现在推进了产业扶贫帮困工程,通过扶持项目和发展特色产业基地改善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低收入农户自我发展致富能力。
四、坚持创新领导方式驾驭全局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我们体会,对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的驾驭,是检验我们特别是县以下党的执政能力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创新对农业的领导和指导方式,从过去单纯用行政手段抓农业转到用市场经济办法引导发展,从过去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生产上转到指导发展、开拓市场、搞活流通上,以推动农业产 《新形势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第3页)》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业化经营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民转移,从而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社会进步。
改进党委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方式。首先,树立产业融合思想。我们把农业看成一个包括工、商、建、运、科、教、文、卫在内的大产业,不仅三次产业之间要融合,农业内部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产业之间也要相互融合。坚持让农业与其他产业在分工的基础上合作,在合作的指导下分工,不离开农业,不抛弃农业,不损害农业,拧在一起,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第二,运用典型推动发展。许多真知灼见、鲜活的经验往往来自基层,及时推而广之,以点带面,就可以使我们的工作收到“一个典破道题,一批典型活全局”的事半功倍之效。就畜牧业发展而言,我们推广了生猪销售大户典型并在全市开展“史光权现象”大讨论,推广了把农户作为生产车间、创造了“天蓬模式”的天蓬公司典型,推广了兴山县开展小区养殖生猪,一年净增出栏10万头的典型,在全市掀起了养猪热潮,2004年可以净增出栏30万头以上。第三,整合部门资源。采取多种措施,整合部门资源,聚合部门力量,让部门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形成共建合力。近几年,我们把统战部门开展的“光彩事业”活动、文明办开展的“文明创建”活动、团委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妇联开展的“知音农业园”扶持活动、市直机关开展的“民心工程两本帐”活动、小康建设工作队帮扶活动、老区建设促进活动等z统一起来,实行“事情共办,分别记功”的办法,共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
农业产业化是一场农业产业革命,它不仅仅是农业和农村的事务,而且关系到社会经济各个层面的资源配置、要素组合和利益调整。农业产业化也决不是简单的“企业+基地+农户”的重组,而是一种体制上的创新。应该说,农业产业化是当前实现农业农村协调发展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和手段。要做到统筹协调,必须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使之相互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加快农村工业化结合起来。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水平比较高的地方,农村工业化的水平也相应较高。*是城市带动型发展模式,从实际出发,我们提出要把城市工作做到农村去,积极引导城市投资向农村中小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分流”。据粗略估算,全市近三年来流向农村兴办农产品加工项目的民间资超过10亿元。我们欣喜地看到,产业化发展再次点亮农村工业之火,目前县市区一级新上工业项目70%以上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而农产品加工企业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2003年,全市自发投资柑桔选果、分级、打蜡包装线的就有20多家,新上生产线40多条,总投资3000多万元。
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推进农村城镇化结合起来。在全市城镇建设发展规划中,农业产业化既是产业支撑又是城镇的特色所在。我们努力实现了“三个转变”,即在龙头企业布局上实现由零星分散向城镇园区集中转变,在产权结构上实现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在经营形式上由经营向民营转变。2004年,我们制定了《*市主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将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启动8个乡镇工业园区建设以后,园区所在城镇骨架拓展明显加快,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夷陵区鸦鹊岭镇食品项目功能区建成后,城镇面积将新增0.67平方公里,新增就业人员8000多人。该镇现已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家,总投资1.6亿元,加上配套的制罐和包装业,预计未来三年每年可新增工业产值2亿多元。农业产业化繁荣了城镇的商贸业,做旺了城镇的人气、财气、商气,增强了乡镇经济实力。
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一主三化”战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农业产业化是关键。近年来,我市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就业领域和劳动力需求,一部分农民经过培训外出务工,一部分农民就近转化到非农产业,1994年到2003年10年间全市年均有3万多名农村劳动力从农田转移出来,近几年有加速之势,年转移劳动力近5万人。这些农民向非产业的转移,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也给城市带来更大的消费市场,形成了良性发展。我们用农业产业化统筹城乡发展,还表现在推进了产业扶贫帮困工程,通过扶持项目和发展特色产业基地改善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低收入农户自我发展致富能力。
四、坚持创新领导方式驾驭全局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我们体会,对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的驾驭,是检验我们特别是县以下党的执政能力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创新对农业的领导和指导方式,从过去单纯用行政手段抓农业转到用市场经济办法引导发展,从过去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生产上转到指导发展、开拓市场、搞活流通上,以推动农业产 《新形势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践与思考(第3页)》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业化经营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民转移,从而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社会进步。
改进党委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方式。首先,树立产业融合思想。我们把农业看成一个包括工、商、建、运、科、教、文、卫在内的大产业,不仅三次产业之间要融合,农业内部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产业之间也要相互融合。坚持让农业与其他产业在分工的基础上合作,在合作的指导下分工,不离开农业,不抛弃农业,不损害农业,拧在一起,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第二,运用典型推动发展。许多真知灼见、鲜活的经验往往来自基层,及时推而广之,以点带面,就可以使我们的工作收到“一个典破道题,一批典型活全局”的事半功倍之效。就畜牧业发展而言,我们推广了生猪销售大户典型并在全市开展“史光权现象”大讨论,推广了把农户作为生产车间、创造了“天蓬模式”的天蓬公司典型,推广了兴山县开展小区养殖生猪,一年净增出栏10万头的典型,在全市掀起了养猪热潮,2004年可以净增出栏30万头以上。第三,整合部门资源。采取多种措施,整合部门资源,聚合部门力量,让部门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形成共建合力。近几年,我们把统战部门开展的“光彩事业”活动、文明办开展的“文明创建”活动、团委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妇联开展的“知音农业园”扶持活动、市直机关开展的“民心工程两本帐”活动、小康建设工作队帮扶活动、老区建设促进活动等z统一起来,实行“事情共办,分别记功”的办法,共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良好效果。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