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报告总结调研报告关于五老帮教失足青少年工作的调研报告» 正文

关于五老帮教失足青少年工作的调研报告

[10-16 19:25:17]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研报告   阅读:90
摘要: 一、帮教对象基本情况 从2001年以来,我县“五老”帮教的失足青少年共129人,其中正在服刑的有21个,刑满释放的108个。在被帮教的失足青少年中,侵财案件56起,斗殴案件28起,qiang奸案件7起,伤害案件4起,其他案件34起。 (一)主要特点: 一是违法犯罪的类型相对集中。主要是盗窃、抢劫、抢夺、敲诈等侵财性行为,尤其是盗窃犯罪数量最多。据调查,以盗窃为目的失足青少年约占总数的85%以上。www.89xue.com网 二是失足青少年低龄化,其中16岁以下的约占50%,最小的仅11岁。而且失足未成年人在校生居多,约占总数的70%。 三是作案组织形态呈团伙化趋势。因学生犯罪。
关于五老帮教失足青少年工作的调研报告,标签:调研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一、帮教对象基本情况
   从2001年以来,我县“五老”帮教的失足青少年共129人,其中正在服刑的有21个,刑满释放的108个。在被帮教的失足青少年中,侵财案件56起,斗殴案件28起,qiang奸案件7起,伤害案件4起,其他案件34起。
   (一)主要特点:
   一是违法犯罪的类型相对集中。主要是盗窃、抢劫、抢夺、敲诈等侵财性行为,尤其是盗窃犯罪数量最多。据调查,以盗窃为目的失足青少年约占总数的85%以上。www.89xue.com网
   二是失足青少年低龄化,其中16岁以下的约占50%,最小的仅11岁。而且失足未成年人在校生居多,约占总数的70%。
   三是作案组织形态呈团伙化趋势。因学生犯罪较多,而学生年龄较小、社会经验不足,因此单独犯罪较少,他们往往多找几个人“壮胆”。同时一些人从武侠小说、影视剧里,感染了“江湖义气”,因此团伙犯罪较多。此次调查中了解到,团伙犯罪约占总数的36%。
   四是犯罪性质日益暴力化。被司法处理的青少年中,涉及抢劫、抢夺、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绑架勒索等暴力型失足的案件占全部案件的50%左右,人数占55%左右。
   (二)失足原因。
   1、家庭因素。一个纯洁无瑕的孩子,之所以失足,归根到底,问题出在将孩子抚养长大的父母身上,出在家庭教育上。各种各样的“问题”家庭,大致可以归为四类。
   (1)失和家庭。这包括单亲、父母离异、父母再婚,或者父母婚姻动荡等情况。据了解,失足青少年中,家庭存在“失和”问题的,要占到55%以上。
   (2)失教家庭。所谓“失教”就是教育方式存在不当。这以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粗暴型家庭”。相当多的家长教育手段简单粗暴,非打即骂,拳脚相加,想以此促子女成才。这容易造成子女和家长的严重对立,容易激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矛盾,使孩子的思想进一步恶化。
   其次,家庭溺爱。表现为满足孩子的一切需求,全家上下几代人都去爱一个孩子。溺爱会使孩子滋长骄娇二气,养成自私、任性的习惯,一旦私欲得不到满足,就会冲出道德、法律的防线,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第三,放任自流。对孩子不管不教,一切任其发展,认为“树大自然直”,不因孩子的进步而喜,也不因孩子的落后而忧,不理解孩子的困惑,不帮助孩子长进,完全依赖学校教育,等到孩子出现严重问题时,为时已晚。
   (3)少德家庭。陈某的父母喜欢打麻将,几乎每天都邀一帮赌友到家里来玩。耳濡目染,16岁的陈某也喜欢上了赌博。因为欠下了赌债,就到社会上进行偷盗,受到刑事处罚。有的家长在家搞迷信活动,有的在家看一些低级趣味的书刊、录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幼小的心灵很容易受到毒害。
   (4)少才家庭。一些文化层次低的父母,没有能力教育好孩子。通过调查发现,失足青少年的父母,大多文化水平比较低。父亲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只占20%左右,初中及以下的占80%左右。母亲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只有15%左右,初中及以下占到85%左右。这些父母不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对孩子期望、教育方法仍停留在远离时代的水平上。
   2、社会环境因素。随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在社会上蔓延,渲染se情、凶杀、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充斥市场,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止,严重侵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1)不健康的报刊、影视、网站造成青少年失足。尤其是网络已成为未成年人失足的诱因祸首。
   (2)社会上追求物质享受和高消费的风气,造成青少年失足。13岁的尹某,出生在农村,但从小被家庭娇生惯养,非常欣赏一些“大款”的高消费,但家庭又无法满足其欲望无边的要求,于是多次到县城进行盗窃活动,进饭店、舞厅、网吧,买高档服装、皮鞋,大肆挥霍,走上犯罪的道路。
   3、学校重智育轻德育。从目前看,还有一些学校没有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不重视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学生满脑子里装的只有考试和分数,缺乏对后进生和差生的关怀和帮助,导致部分学生自暴自弃,厌学、逃学、辍学,过早地流入社会。

[1] [2] [3]  下一页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