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民政之我见
[10-16 19:25:17]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研报告 阅读:90次
摘要: 总之,我们一定要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民政工作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做好民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民政事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三、构建和谐民政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构建和谐民政不只是一个漂亮的口号,而是一项有着丰富内涵的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随着民政各项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很长历史过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中,要牢牢把握“能力建设”这条主线,从“文化建设、提高素质、融洽关系、激发活力、加强基层”五个环节入手,稳扎稳打,全面推进。 第一,建设特色文化,为构建和谐民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民政方面具有引导和统领作用,是民政。
构建和谐民政之我见,标签:调研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总之,我们一定要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民政工作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做好民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民政事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三、构建和谐民政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构建和谐民政不只是一个漂亮的口号,而是一项有着丰富内涵的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随着民政各项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很长历史过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中,要牢牢把握“能力建设”这条主线,从“文化建设、提高素质、融洽关系、激发活力、加强基层”五个环节入手,稳扎稳打,全面推进。
第一,建设特色文化,为构建和谐民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民政方面具有引导和统领作用,是民政凝聚力、创造力、生命力之所系。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民政部提出了“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民政工作宗旨,十六大以后又适时提出了“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工作主题,在民政系统大力弘扬“孺子牛”精神,树立了为民模范“周国知”这一典型;各级开展了“满意在民政”、“民政是我家”、“树民政新风、让群众满意”等提升民政形象的文化活动,提出了“爱岗敬业、秉公执法、廉洁从政、高效服务、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民政职业道德要求等等。这些由职业意识、道德价值观等凝聚起来的民政文化在统一意志、保障政令畅通、确保各项决策的顺利实施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作用。思想文化阵地,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就必然会去占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污染干部职工的思想和灵魂,破坏民政的和谐与健康发展。因此,要努力探索新时期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理论武装和先进典型的示范、熏陶、感召、带动作用,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敬业乐群的精神状态,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的活力和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建设和谐民政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二,努力提高素质,打造一支政治坚强、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的民政干部队伍。“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队伍建设是民政工作永恒的主题,高 《构建和谐民政之我见(第2页)》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素质的队伍是构建和谐民政的根本保证,必须把队伍建设作为第一要务常抓不懈。一是努力强化业务素质,提高服务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着眼于民政事业的长远发展和对人才的总体需求,创建“学习型”民政,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紧紧抓住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等关键环节,着力培养行政管理、专业技术、现场执法等重点人才,全面提高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能力、狠抓落实的能力、提高效率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综合协调的能力和科学管理的能力,为全面建设和谐民政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同时,应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以实现民政人才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从关心事到关心人、从满足人的低层次需要向满足人的高层次合理需求转变,在开掘潜能、增强活力、激发创造力中尊重人、提高人。
第三、融洽各方关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谐民政具有动态发展性,“荒漠中难生秀木”,它需要在稳定融洽的生态环境中生存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要营造团结、和谐的民政内部人际关系。“家和万事兴,人和事业兴。”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最基本的和谐,民政内部的和谐又是搞好其他关系的前提和基础。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又是民政内部和谐的关键,只有加强团结、保持班子和谐,才能威信高、形象好、有号召力;才能同甘苦、心相印、有凝聚力;才能同心同德、步调一致、有战斗力。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应当相互补台、相互支持,胸怀坦荡,光明磊落,豁达大度。作为干部职工之间,要想营造和谐共事的温馨环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有心底无私天地宽的胸怀,容人容事容言的气度,培养与人为善的积极心态,提倡“退一步海阔天空”,以自己高尚的品行、实在的业绩、踏实的作风去成就事业和融洽感情。但内部关系的和谐并不是“一堂和气”,而是在坚持原则、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求大同、存小异”,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精心谋事、潜心干事、坦荡处事,使部门之间、岗位之间、关员之间形成高度统一的整体,形成合力,谋求规模效应和综合效益,这样才能达到气顺、心和、业兴的目标。二是构建各市民政部门之间的互助合作关系。各市民政部门之间、各民政部门内部各隶属单位之间要实现工作情报、改革情况等信息资料的互通、共享,发挥民政部门合作的整体效能,促进民政工作发展的平衡性。三是构建与地方党政、部门的良性协作关系。民政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民政工作不是完全独立的,其工作、生活环境与地方党政有关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抱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思想不行,水火关系不行。在与地方党政、部门的关系处理上要坚持以诚相待、以礼相还、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要在讲政治、讲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开展正确的公关活动,拓展民政生存和发展空间,求得与地方关系的和谐,从而实现互相信任、友好合作、共谋发展的最佳效果。
总之,我们一定要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民政工作的重要作用,切实加强做好民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进民政事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三、构建和谐民政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构建和谐民政不只是一个漂亮的口号,而是一项有着丰富内涵的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需要随着民政各项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推进的很长历史过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中,要牢牢把握“能力建设”这条主线,从“文化建设、提高素质、融洽关系、激发活力、加强基层”五个环节入手,稳扎稳打,全面推进。
第一,建设特色文化,为构建和谐民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民政方面具有引导和统领作用,是民政凝聚力、创造力、生命力之所系。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民政部提出了“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民政工作宗旨,十六大以后又适时提出了“以民为本、为民解困”工作主题,在民政系统大力弘扬“孺子牛”精神,树立了为民模范“周国知”这一典型;各级开展了“满意在民政”、“民政是我家”、“树民政新风、让群众满意”等提升民政形象的文化活动,提出了“爱岗敬业、秉公执法、廉洁从政、高效服务、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的民政职业道德要求等等。这些由职业意识、道德价值观等凝聚起来的民政文化在统一意志、保障政令畅通、确保各项决策的顺利实施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作用。思想文化阵地,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就必然会去占领;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污染干部职工的思想和灵魂,破坏民政的和谐与健康发展。因此,要努力探索新时期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通过理论武装和先进典型的示范、熏陶、感召、带动作用,引导全体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敬业乐群的精神状态,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的活力和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建设和谐民政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第二,努力提高素质,打造一支政治坚强、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的民政干部队伍。“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队伍建设是民政工作永恒的主题,高 《构建和谐民政之我见(第2页)》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素质的队伍是构建和谐民政的根本保证,必须把队伍建设作为第一要务常抓不懈。一是努力强化业务素质,提高服务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着眼于民政事业的长远发展和对人才的总体需求,创建“学习型”民政,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紧紧抓住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等关键环节,着力培养行政管理、专业技术、现场执法等重点人才,全面提高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能力、狠抓落实的能力、提高效率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综合协调的能力和科学管理的能力,为全面建设和谐民政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同时,应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管理,以实现民政人才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实现从关心事到关心人、从满足人的低层次需要向满足人的高层次合理需求转变,在开掘潜能、增强活力、激发创造力中尊重人、提高人。
第三、融洽各方关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谐民政具有动态发展性,“荒漠中难生秀木”,它需要在稳定融洽的生态环境中生存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一是要营造团结、和谐的民政内部人际关系。“家和万事兴,人和事业兴。”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最基本的和谐,民政内部的和谐又是搞好其他关系的前提和基础。领导班子的团结、和谐又是民政内部和谐的关键,只有加强团结、保持班子和谐,才能威信高、形象好、有号召力;才能同甘苦、心相印、有凝聚力;才能同心同德、步调一致、有战斗力。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应当相互补台、相互支持,胸怀坦荡,光明磊落,豁达大度。作为干部职工之间,要想营造和谐共事的温馨环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有心底无私天地宽的胸怀,容人容事容言的气度,培养与人为善的积极心态,提倡“退一步海阔天空”,以自己高尚的品行、实在的业绩、踏实的作风去成就事业和融洽感情。但内部关系的和谐并不是“一堂和气”,而是在坚持原则、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求大同、存小异”,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精心谋事、潜心干事、坦荡处事,使部门之间、岗位之间、关员之间形成高度统一的整体,形成合力,谋求规模效应和综合效益,这样才能达到气顺、心和、业兴的目标。二是构建各市民政部门之间的互助合作关系。各市民政部门之间、各民政部门内部各隶属单位之间要实现工作情报、改革情况等信息资料的互通、共享,发挥民政部门合作的整体效能,促进民政工作发展的平衡性。三是构建与地方党政、部门的良性协作关系。民政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民政工作不是完全独立的,其工作、生活环境与地方党政有关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抱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思想不行,水火关系不行。在与地方党政、部门的关系处理上要坚持以诚相待、以礼相还、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要在讲政治、讲依法行政的前提下开展正确的公关活动,拓展民政生存和发展空间,求得与地方关系的和谐,从而实现互相信任、友好合作、共谋发展的最佳效果。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
上一篇:调动基层干部队伍积极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