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背景对职业生涯选择
行为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的行为选择反映出个人的性格和生活环境。职业选择也不是一无所据的,它同样没有背离行为的普遍规律。
似乎绝大多数有关职业选择的研究都认为,在职业计划和职业决策公式中,人是一个积极的因素变量。我们的职业生涯管理模型也强调,对职业进行计划、管理和评价时,人们是能够或者应该有所行动的。迄今为止,大多数看重心理作用的理论和研究都把人的目标、意图、认识、信息搜索、战略发展等因素看作是影响职业决策的关键。
不过,也有人用其他方法,尤其是用社会学来研究职业选择和职业决策问题。社会学对职业有一个基本性观点,即“有些因素个人无法控制,而这些个人无法控制的因素对人一生的影响却极大。教育和职业选择方面,也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毫无疑问,环境会在职业决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过去的环境还是现在的环境。个人过去的环境包括家庭出身、所属社会阶层、收入以及居住地区,而现在的环境则包括个人所处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氛围。
首先,让我们看看(孩子的)社会背景会以何种方式影响孩子对工作的主导看法。美国文化虽然不像其他文化那样强调阶级意识,不同社会经济阶层成员的生活方式之间,还是会有很大的不同。社会阶层这一因素除对人们的职业选择余地有影响外,还会影响人们的态度、习惯和期望。
一些研究表明,人们在价值观和态度上的差别,尤其是职业取向和教育导向的差别,会造成社会阶层上的差别。相应地,父母从事什么职业也就决定了孩子在童年时会遇到、敬仰什么样的人。医生的孩子在长大过程中置身的角色模式与消防员的孩子不同一一这不是说哪种角色更好,而只是说这两种角色并不相同而已。孩子们见过的成年人越多,经由这些成年人刺激引起的职业向往也就越广泛。
此外,社会阶层也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期求。如果父亲或母亲经历过一段不稳定的生活(如罢工或长时间的失业,由于组织减小规模或大萧条带来的经济下滑),这段生活就会促使孩子把安全视为工作中最重要的事情。大学教授或科学家可能会促使孩子一生重视学习和研究。社会工作者或医生可能会影响孩子看重服务工作。组织家的孩子则可能看重竞争。这并不是说孩子会自动接受父母的工作价值观,而是说他们有机会认同父母所做的工作,并使父母的工作价值观在孩子心中扎根。
父母的职业会影响孩子在某些领域的兴趣和技艺发展,白领或蓝领父母的影响尤其大。一个汽车修理工的子女最初认识的很可能就是前后左右的“东西”和操作机械。医生的女儿如果跟着母亲(或父亲)去诊所或医院,自然就培养起在紧急情况下与人共事的兴趣和能力。由于父亲与孩子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孩子在选择非传统职业的时候,就会受到这种父子(或父女)关系的强烈影响。上述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父亲和子女间存在深厚的感情纽带。此外,对孩子的培养也起了作用。
另外,父母的职业还会影响家庭收入。富有的家庭可以给孩子提供形成特殊业余爱好的条件,或许还能开发出潜在的兴趣和技能。财力支持还可以使孩子轻松地进入大学或职业学校。一项对职业“遗传”的研究发现,父亲的职业成就最终会影响到儿子的职业志向。在这项研究中,职业成就高的父亲为了鼓励儿子上大学,把自己的价值观“传递”给儿子。该研究还发现,大学生的后代从其父母身上获得的支持高于非大学生的后代从父母处所能获得的支持。
父母的职业和收入还会影响家庭周围邻居的类型。居住地对孩子的影响在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居住地决定了我们在每天的生活里会遇到谁,和谁打交道。“由于居民的背景和价值观各不相同,有的邻居重视体育成就,有的看重学术成果,有的则重视职业成就。孩子们之间互相比较的压力也会鼓励或阻碍孩子对学业和志向的追求。
人们所处的特定社会阶层或邻居会影响其职业选择,但除此之外,他们所居住的地理位置也会影响到职业选择。城市中长大的孩子对守林人的生活几乎一无所知,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居民也许从来没有认真想过滑雪胜地的管理员工作。地理方面的问题不是不能克服的(到新泽西大学读书的迈阿密人也可能喜欢上滑雪并且滑得很不错),但它的确对人们的职业观有所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