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题(三)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解答简单归一应用题并掌握这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及解题规律.
(二)使学生扩展解题思路,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点(用除法先求单一量).
难点:列综合算式时正确使用小括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启发谈话:
我们学习了连乘、连除应用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步应用题.首先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应用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
出示练习题(投影)
口答下面的题,并说出数量关系.
3个书架75元,每个书架多少元?买5个同样的书架用多少元?
〔75÷3=25(元)数量关系是:总价÷数量=单价〕
〔25×5=125(元)数量关系是:单价×数量=总价〕
师:我们把这两问的应用题,去掉一问,还是求买5个同样的书架用多少元?这样的题怎样分析,有什么特点和规律,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新问题.
(二)学习新课
想一想,要去掉一问,还求买5个同样的书架用多少元,怎样叙述这道题.(学生思考老师板书例题)然后问学生,这样叙述可以吗?
例1:学校买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要用多少元?
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已知条件是学校买 3个书架用 75元,买 5个书架.问题是买 5个书架用多少元?)
摘录:3个——75元
5个——?元
师:请想一想,题目中“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互相说一说)
〔照这样计算的意思是按照买3个书架用75元计算,也就是总价÷数量=单价,按每个书架的钱数去计算.它(单价)是不变的〕
师:为了进一步理解题意,我们用直观的线段图把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同学回答,老师在黑板上画)
师:根据我们摘录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以及线段图,请同学自己分析这道题,先组织一下语言,然后讲给同桌同学听.(使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
在此基础上,请同学回答:
要求买5个书架用多少元,必须先求出每个书架多少元,也就是单价.要求每个书架多少元,必须知道买几个(数量),和用多少钱(总价).这两个条件是已知,根据3个书架75元可以求出每个书架多少元.再根据每个书架多少元(单价),和买5个书架(数量),可以求出买5个书架多少元,(也就是单价×数量=总价)
师:下面请同学按上面分析的思路,写在作业本上.
学生做完后、订正,老师板书,并请学生讲一讲每一步的意思是什么.
(1)每个书架多少元? 综合算式:
75÷3=25(元) 75÷3×5
(2) 5个书架多少元? =25×5
25×5=125(元) =1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