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教案大全化学教案九年级化学教案溶液» 正文

溶液

[05-18 15:39:09]   来源:http://www.89xue.com  九年级化学教案   阅读:90
摘要:2.使学生了解不同物质(固体、液体、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可以使学生对溶解现象有一个较为开阔的视野。应该指出的时,固体的溶解是本章讨论的重点内容,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出来,做到,既有相对宽泛的背景,由有重点。在对学生的要求上也要分清主次,不要任以拔高。教学设计方案重点:1.建立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溶质、溶剂之间关系,并学会简单计算。2.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事物。难点:1.了解溶液的形成过程。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教学过程[引言]当衣服上撒了香水就会满室飘香,打开一瓶白酒就会醇香四逸。这里的“飘”与“逸”实际上就是分子的扩散。经过一段时间,飘逸的分子最终会均匀地充满整个房间。这一过程无需外力的帮助就能自发地进行。
溶液,标签:九年级化学教案模板,http://www.89xue.com

  2.使学生了解不同物质(固体、液体、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可以使学生对溶解现象有一个较为开阔的视野。应该指出的时,固体的溶解是本章讨论的重点内容,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出来,做到,既有相对宽泛的背景,由有重点。在对学生的要求上也要分清主次,不要任以拔高。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建立溶液的概念,掌握溶液、溶质、溶剂之间关系,并学会简单计算。

  2.引导学生用比较的方法去认识事物。

难点:

  1.了解溶液的形成过程。

  2.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教学过程

  [引言]当衣服上撒了香水就会满室飘香,打开一瓶白酒就会醇香四逸。这里的“飘”与“逸”实际上就是分子的扩散。经过一段时间,飘逸的分子最终会均匀地充满整个房间。这一过程无需外力的帮助就能自发地进行。物质在水中溶解时的扩散与上面的过程类似,都是自发地进行的。

  [板书]第一节   溶液

     一、物质的溶解

     1.固体的溶解

  [讲解]很多物质能够在水中溶解,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现象。现在让我们仔细观察这一过程,并注意最终形成的混合物的外观特点。
[实验1] 高锰酸钾溶于水

图1  高锰酸钾溶于水

  [讲解]从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高锰酸钾在水中逐渐地溶解、扩散,最终所形成溶液的每个部分颜色都一样,说明高锰酸钾均匀地分布在水中。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溶解。

  [实验2]将少量的碘和食盐分别放入盛有5mL水的试管中振荡,观察着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讲解]在上述实验中,两只试管里的水都是室温,水的质量也相同,但食盐全部溶解了,而碘却只有少部分溶解。这说明不同的物质在同一中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这是物质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讲解]任何两种气体都可以任意比例完全均匀地混合,但是对于水来说,并不是什么物质都可以溶在其中的。

  [实验3] 氯化银悬浊液的生成与性质

  [讲解]硝酸银跟盐酸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物质,观察下面实验现象:

图2  氯化银悬浊液的生成

  [讲解]可见,如果分散在水中的固体物质的颗粒过大就会使形成的混合物混浊而不透明,一段时间后该固体物质就会从混合物中沉降出来。象这样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悬浊液(或悬浮液),悬浊液是一种不稳定的混合物。一般认为颗粒直径大于10-7m时就会形成不稳定的悬浊液或乳浊液,发生沉降或分层。

  2.液体物质的溶解

  [实验4]液体物质的溶解

  在一只大试管中加入2mL水,再用胶头滴管分5次加入酒精,每次加1滴管,边振荡边观察现象。多次加入的酒精均能与水完全互溶。进一步的实验还可以证明:

  [板书] 酒精能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

  但是,并不是所有液体之间都能够互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九年级化学教案九年级化学教案模板教案大全 - 化学教案 - 九年级化学教案
上一篇:几种常见的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