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墨池记
[05-13 23:52:59] 来源:http://www.89xue.com 九年级语文教案 阅读:90次
摘要:4.虚词之助词 的 临川之城东代词 它,指墨池 于楹间以揭之助词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有地隐然而高代词 这样 岂信然邪?以介词 用 盖亦以精力自致者连词 而 以临于溪连词 来 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介同 使 虽一能不以废(二)内容小结本文对墨池的地势、来历、古今变迁,只作扼要的介绍,大部分文字用来记叙王羲之学书的事迹,借记墨池而发议论,表达劝学的主旨。五、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课时作业优化设计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1.以临于溪2.岂信然邪3.则学固岂可以少哉4.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隐然:2.洼然:3.徜徉。
24.墨池记,标签:九年级语文教案模板,http://www.89xue.com
4.虚词
之
助词 的 临川之城东
代词 它,指墨池 于楹间以揭之
助词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然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有地隐然而高
代词 这样 岂信然邪?
以
介词 用 盖亦以精力自致者
连词 而 以临于溪
连词 来 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
介同 使 虽一能不以废
(二)内容小结
本文对墨池的地势、来历、古今变迁,只作扼要的介绍,大部分文字
用来记叙王羲之学书的事迹,借记墨池而发议论,表达劝学的主旨。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以临于溪2.岂信然邪
3.则学固岂可以少哉4.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隐然:
2.洼然:
3.徜徉 :
4.肆恣:
5.深造:
6.遗风余思:
三、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2.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四、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
附译文: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隐约突起的高地,下临溪水,名叫新城。新
城上面,有一处低洼的长方形水池,称为王羲之墨池。这是南朝宋人苟
伯子在《临川记》里所记述的。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也在
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因洗笔洗砚变黑了,这就是他的故迹。难道真的
是这回事吗?
当王羲之不愿受人勉强而做官的时候,他曾遍游越东各地,泛舟东
海之上,以快心于山光水色之中。难道当他逍遥邀游尽情游览的时候,
又曾经在此地休息过吗?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渐入佳境,看来 他
所以能有这么深的造诣,是因为他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天赋
所致。但后世没有能比得上王羲之的,恐怕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夭不
如王羲之吧?看来,学习的功夫怎么可以少用呢!更何况对于想要在
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
墨池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君深怕关于墨池的事迹
被湮没无闻,就写下“晋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大字悬挂在门前两柱之间
标明它,又对我说:“希望有篇叙记文章/’我推测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
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
迹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
的学生吗?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使后代人尊崇到这般地步,更不用说仁
人君子们留下来的风尚和美德会怎样地影响到后世人呢!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
24.墨池记由www.89xue.com网教案频道http://www.89xue.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4.墨池记》出自:www.89xue.com网
4.虚词
之
助词 的 临川之城东
代词 它,指墨池 于楹间以揭之
助词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译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然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有地隐然而高
代词 这样 岂信然邪?
以
介词 用 盖亦以精力自致者
连词 而 以临于溪
连词 来 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
介同 使 虽一能不以废
(二)内容小结
本文对墨池的地势、来历、古今变迁,只作扼要的介绍,大部分文字
用来记叙王羲之学书的事迹,借记墨池而发议论,表达劝学的主旨。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以临于溪2.岂信然邪
3.则学固岂可以少哉4.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隐然:
2.洼然:
3.徜徉 :
4.肆恣:
5.深造:
6.遗风余思:
三、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1.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2.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四、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
附译文:
临川郡城的东面,有块隐约突起的高地,下临溪水,名叫新城。新
城上面,有一处低洼的长方形水池,称为王羲之墨池。这是南朝宋人苟
伯子在《临川记》里所记述的。王羲之曾经仰慕东汉书法家张芝,也在
池边练习书法,池水都因洗笔洗砚变黑了,这就是他的故迹。难道真的
是这回事吗?
当王羲之不愿受人勉强而做官的时候,他曾遍游越东各地,泛舟东
海之上,以快心于山光水色之中。难道当他逍遥邀游尽情游览的时候,
又曾经在此地休息过吗?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渐入佳境,看来 他
所以能有这么深的造诣,是因为他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天赋
所致。但后世没有能比得上王羲之的,恐怕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夭不
如王羲之吧?看来,学习的功夫怎么可以少用呢!更何况对于想要在
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
墨池旁边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教授王君深怕关于墨池的事迹
被湮没无闻,就写下“晋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大字悬挂在门前两柱之间
标明它,又对我说:“希望有篇叙记文章/’我推测王君的心意,莫非是因
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
迹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
的学生吗?人有一技之长,尚且使后代人尊崇到这般地步,更不用说仁
人君子们留下来的风尚和美德会怎样地影响到后世人呢!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作记。
24.墨池记
课时作业优化设计:一1.靠近2.确实3.本来4.影响
二1.形容缓缓高起的样子。2.低而深的样子。3.自由
来往。4.毫不拘束地。纵情放任地。5.达到很高的成就。
三J.是因为他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天赋所致。2.莫
非是因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
他的遗迹一并重视起来吗?J四、不论研究学问,还是深造道德,只
有专心致志、殚精竭力,才能取得成就,达到理想境界。
24.墨池记由www.89xue.com网教案频道http://www.89xue.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4.墨池记》出自:www.89xue.com网
Tag:九年级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案模板,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九年级语文教案
上一篇:25.诗词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