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的表示
[07-25 15:27:45] 来源:http://www.89xue.com 化学知识大全 阅读:9923次
摘要: 2、怎样测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3、……〈三〉、假设的检验及推理【媒体】 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1)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2)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气体) (3)白磷的燃烧 1、制定计划【说明】 下列的反应可供你选择,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反应。磷+ 氧气 →五氧化二磷P O2 P2O5硫酸铜 + 氢氧化钠 → 氢氧化铜 + 硫酸钠CuSO4 NaOH Cu(OH)2↓ Na。
初中化学教案:化学反应的表示,标签:化学,http://www.89xue.com
2、怎样测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3、……
〈三〉、假设的检验及推理
【媒体】 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
(1)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2)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气体)
(3)白磷的燃烧
1、制定计划
【说明】 下列的反应可供你选择,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反应。
磷+ 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硫酸铜 + 氢氧化钠 → 氢氧化铜 + 硫酸钠
CuSO4 NaOH Cu(OH)2↓ Na2SO4
盐酸 + 碳酸钙 → 氯化钙 + 水 + 二氧化碳
HCl CaCO3 CaCl2 H2O CO2↑
【学生讨论】 3分钟
【问题组4】 1、你选择的是哪个化学反应?
2、怎样测定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学生回答】
情景1:用托盘天平分别称出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相加。将两者混合,反应后称得的质量与反应前比较。
【问题组5】 1、用什么仪器盛溶液?
2、反应前不能放在一起称吗?
3、怎样能较迅速的得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
【学生回答】 用小烧杯盛硫酸铜溶液,小试管盛氢氧化钠溶液,将小试管放入小烧杯中,不动砝码,看反应后天平指针是否发生偏转。
【提问】 还有选择其他实验的吗?
【学生回答】 情景2:白磷燃烧
情景3: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2、学生进行实验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依据实验方案,积极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验。
3、收集证据
【问题6】 请将反应容器举起来给同学们看一看,你都观察到了哪些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 组1:白磷燃烧
组2: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组3: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4、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 (变化的/不变的)
【提问】 为什么要在锥形瓶的瓶口塞上塞子?
【讲解】 锥形瓶内盛有稀盐酸,在锥形瓶口套一个小气球。气球内盛有碳酸钙粉末。事先称好了容器的质量,现在天平是平衡的。将气球倾斜,使碳酸钙粉末流出,可以看到有气泡产生,气球膨胀起来,天平指针有没有偏转?
【提问】 同样的反应,为什么有的同学的实验结果总是质量不变,有的是减少,你能说出原因吗?
【学生回答】 由于瓶口没有套气球,气体跑了,没有称生成物中气体的质量。
【讲解】 现在,我们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四〉、发现规律
【学生总结】 另外2个化学反应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参加反应的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总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的总质量。
参加反应的盐酸和碳酸钙的总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水、二 氧化碳的总质量。
【引导】 以上,我们通过实验探讨了化学反应前后物 质质量 的变化 情况,哪位同学能总结出其中的规律?
【学生回答】
【板书】 质量守恒定律
【媒体】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怎样测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3、……
〈三〉、假设的检验及推理
【媒体】 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
(1)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2)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气体)
(3)白磷的燃烧
1、制定计划
【说明】 下列的反应可供你选择,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反应。
磷+ 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O2 P2O5
硫酸铜 + 氢氧化钠 → 氢氧化铜 + 硫酸钠
CuSO4 NaOH Cu(OH)2↓ Na2SO4
盐酸 + 碳酸钙 → 氯化钙 + 水 + 二氧化碳
HCl CaCO3 CaCl2 H2O CO2↑
【学生讨论】 3分钟
【问题组4】 1、你选择的是哪个化学反应?
2、怎样测定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
【学生回答】
情景1:用托盘天平分别称出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相加。将两者混合,反应后称得的质量与反应前比较。
【问题组5】 1、用什么仪器盛溶液?
2、反应前不能放在一起称吗?
3、怎样能较迅速的得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有无变化?
【学生回答】 用小烧杯盛硫酸铜溶液,小试管盛氢氧化钠溶液,将小试管放入小烧杯中,不动砝码,看反应后天平指针是否发生偏转。
【提问】 还有选择其他实验的吗?
【学生回答】 情景2:白磷燃烧
情景3: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2、学生进行实验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依据实验方案,积极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验。
3、收集证据
【问题6】 请将反应容器举起来给同学们看一看,你都观察到了哪些实验现象?
【学生回答】 组1:白磷燃烧
组2: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组3: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4、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证明,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 (变化的/不变的)
【提问】 为什么要在锥形瓶的瓶口塞上塞子?
【讲解】 锥形瓶内盛有稀盐酸,在锥形瓶口套一个小气球。气球内盛有碳酸钙粉末。事先称好了容器的质量,现在天平是平衡的。将气球倾斜,使碳酸钙粉末流出,可以看到有气泡产生,气球膨胀起来,天平指针有没有偏转?
【提问】 同样的反应,为什么有的同学的实验结果总是质量不变,有的是减少,你能说出原因吗?
【学生回答】 由于瓶口没有套气球,气体跑了,没有称生成物中气体的质量。
【讲解】 现在,我们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四〉、发现规律
【学生总结】 另外2个化学反应也遵循这样的规律。参加反应的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总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铜和硫酸钠的总质量。
参加反应的盐酸和碳酸钙的总质量等于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水、二 氧化碳的总质量。
【引导】 以上,我们通过实验探讨了化学反应前后物 质质量 的变化 情况,哪位同学能总结出其中的规律?
【学生回答】
【板书】 质量守恒定律
【媒体】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Tag:化学知识大全,化学,学习方法 - 化学知识大全
上一篇:初中化学教案:化学物质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