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沁园春•雪》教案» 正文

《沁园春•雪》教案

[02-23 01:09:24]   来源:http://www.89xue.com  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9273
摘要:6.在下阕中,作者有没有直接抒发这一观点的句子?有,“俱往矣……今朝”。7.由这句话,老师不禁想起了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在青年时代就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鸿鹄大志的毛泽东,在1925年,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式,面对生机勃勃的辽阔大地,毛泽东感慨万千,在《沁园春长沙》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1年后的1936年,作者同样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审时度势,在《沁园春雪》中写出了自己的心声——谁主沉浮呢?学生可能直接从注释中照搬“指能建功立。
《沁园春•雪》教案,标签: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6.在下阕中,作者有没有直接抒发这一观点的句子?
  有,“俱往矣……今朝”。
  7.由这句话,老师不禁想起了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在青年时代就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鸿鹄大志的毛泽东,在1925年,分析了当时的革命形式,面对生机勃勃的辽阔大地,毛泽东感慨万千,在《沁园春长沙》中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11年后的1936年,作者同样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审时度势,在《沁园春雪》中写出了自己的心声——谁主沉浮呢?
  学生可能直接从注释中照搬“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要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说具体。“无产阶级及其革命领袖和人民大众”或“当代英雄”。
  8.作者是怎样将上阕的写景与下阕的议论有机的结合起来的?(从文中找出)
  “江山……折腰。”
  9.这句话在文中其了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江……”承接上文的写景,总结上文,“引无”领起下文,正因为有了这句话,才使这首词的上下阕更加浑然地有机的成为了一个整体。
四、全班齐读全词,读出感情。
五 安全教育
   防溺水;防火;防传染性疾病的教育

  第二课时


www.89xue.com     一、用朗读表达对词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
  1.每个人自由朗读课文,为在全班展示读作准备。
  2.请几名学生朗读,然后自评、他评优点和不足,在纠正读和模仿读中明确朗读要点。
  3.小组讨论设计全班分部表演读(轮读)。
  4.全班交流,确定轮读方案和领读人选。
  5.全班合作朗读,要求读出豪迈的感情。
   二、品味、赏析词语。
  1.这首词表现了白雪皑皑的一个银色世界、但没有一个“白”,请问作者用了哪些词表达洁白?
  讨论明确:冰、雪、银、蜡、素
  2.作者在写景和评论历史人物时用了十分贴切和极富形象、饱含深情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试举例说明。
  (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简单知识七年级上册就已经接触过,学生应该不陌生。)
  写景时:“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封”显凝然静态,“飘”显轻盈动态。动静结合,淳朴净美,意境广阔,气魄宏大。“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舞”、“驰”:化静为动,对群山在冰雪中延伸无际、高原在冰雪中起伏向前的情态作了生动的描写。“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惟余”是“只剩下”的意思;“莽莽”指白茫茫一片。“惟余”强化了白茫茫的景象,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气象奇伟而雄浑。“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的“顿失”是“顿时失去”的意思;“滔滔”指波涛滚滚的气势;“顿失滔滔”写出了变化之速,寒威之烈。
  评论时:“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竞”字写尽了英雄之间的激烈争斗,写尽了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的雕”的“略输”“稍逊”都是稍微差一些,意思说他们在文治方面略显不足,用词却富有变化。“只识”二字对“文治”方面的批判要严厉一些。
    三、多角度赏析
  这首词除了词语经过千锤百炼,运用得贴切、传神以外,精妙绝伦之处可以说比比皆是的。请你以“《沁园春雪》妙就妙在——”为开头,自选一个角度赏评课文。
  参考:a.妙就妙在写景变化多端,特色鲜明。
  虚实结合:上阕前十句实写雪景,后三句虚写雪后美景。
  动静结合:山、原——舞、驰,化静态为动态。
  纵横结合:写景——空间;议论——时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雨说》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