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范进中举导学案1» 正文

范进中举导学案1

[02-12 03:50:12]   来源:http://www.89xue.com  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9180
摘要:【教学目的】一、熟悉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世风。二、体会运用对比和夸张进行讽刺的方法。三、体会通过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教学重点、重点】(l)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2)学习对比写法。难点: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进设计1、假如说《孔乙己》是一个布满笑声的悲剧,控诉了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罪孽,反映了整个社会的世态炎凉。那么今天,当我们熟悉又熟悉一位古代知识分子--范进,他原来也是个下层知识分子,年近半百终于考中了举人,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我们学习从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节选的课文《范进中举》。
范进中举导学案1,标签: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教学目的】

  一、熟悉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批判封建社会趋炎附势的世风。

  二、体会运用对比和夸张进行讽刺的方法。

  三、体会通过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重点、重点】

  (l)学习通过对话描写、动作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学习对比写法。

  难点:欣赏本文的讽刺艺术。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进设计

  1、假如说《孔乙己》是一个布满笑声的悲剧,控诉了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的罪孽,反映了整个社会的世态炎凉。那么今天,当我们熟悉又熟悉一位古代知识分子--范进,他原来也是个下层知识分子,年近半百终于考中了举人,命运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我们学习从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节选的课文《范进中举》。

  (二)检查预习

  1 作者简介。

  本文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作者吴敬样(1701-1754),字敏。轩,安徽省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

  2.关于作品《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讽刺艺术的最高峰,给后代的谴责小说以直接影响。它以整个封建社会为批判对象,以不同类型的封建知识分子为中心,通过对他们生活和心灵的描绘与剖析,勾画了一群“儒林”的丑恶形象。

  3.注音

  作揖(yī) 带挈(qiè) 相(xiàng)公 醺醺(xūn) 行(háng)事

  长(zhǎng)亲 腆(tiǎn)着 啐(cuì)抛(pāo) 嗑(kē) 亚(yà)元

  解(jiè)元 绾(wǎn) 桑梓(zǐ) 轩(xuān)敞 锭(dìng)子

  拙(zhuō)病 商酌(zhuó)

  4. 疑难词语补充解释。

  进学:科举时代,童生应岁试、科试而考中进县学,称为进学,即文中所说的中了相公。“相”读xiàng,不读xiāng;“中”读zhòng,不读zhōng。

  烂忠厚:过分忠厚。

  闯将来:闯来。将,助词,没有实义。

  五更鼓:打五更的时候(天亮以前)。旧时把一夜分作五更,每到一更就击鼓报时。

  权变:随机应变。

  见外:当作外人看待。

  果不其然:果然不出所料。

  5、为什么古代的口语小说中有这么多难懂的词?

  一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好多当时通用的习惯用语,现在已被淘汰,如古代称“妻子”为“浑家”,称秀才为“相公”。

  二是文言文对口头语言的影响。如“谨具贺仪”“华居”等。所以,我们在阅读古代口语小说时,要留意古今词义的不同,以免产生歧义。

  (三)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回纳段意。

  讨论并回纳:全文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l~2段):写范进进学回家到中举前的情况。

  第二部分(3~结束):写范进中举后情景。

  2.提问:课文是怎样描写范进的喜极发疯的过程?

  讨论并回纳:范进喜极发疯的过程可分作四层。

  第一层写昏厥。 第二层写疯跑。 第三层写跌倒。 第四层写疯走集上。。

  3.速读课文,划出描写范进的有关内容。

  请同学绘声绘色地复述范进中举后发疯的丑态。

  (四)讨论:

  1. 范进为什么会发疯?

  1)社会原因: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禁锢人们思想,选拔驯顺的爪牙,借以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2)个人原因:范进20岁开始应试,前后考过二十多次,直到54岁才中了举人。几十年的痴情的追求,一旦功名得手惊喜得发了疯,这是有其必然性的。(从病理学分析:范进多年屡试不第,中了秀才后又中举人,连自己也不敢相信,所以神经受不了刺激,便发疯了。这种发疯是一种心理***的表现。)

  2.提问:课文写范进的喜极而疯说明了什么?

  讨论并回纳:在封建社会,读书人一旦中举,那就平步青云。范进末中举前穷愁潦倒,受尽屈辱。中举后,即能吐尽几十年的苦水闷气,从此将身价百倍,富贵荣华。因此,这是范进梦寐以求的,一旦得手,竟喜极而疯。文章着重刻画范进颠狂的丑态,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1] [2] [3] [4] [5]  下一页


Tag: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陈涉世家导学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