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寡人之于国也》教案4» 正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4

[07-12 14:33:24]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9448
摘要:一、基本设想1.从结构分析入手使学生粗知课文大意本文虽是一篇谈话记录,但结构完整,可以视为一篇短论。全文可分两部分:前一部分(第1至4段)写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回答梁惠王的问题,实际意思是说梁惠王的移民移粟之举不过是行小惠而已,而其好战残民则与邻国之君无异,所以天下之民不至;后一部分(第5至7段)写孟子因势利导,提出使天下之民归附的主张,即实行王道,“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前后关联十分紧密。再从行文看,文章开头写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而又两次提到“凶”年,已暗含“罪岁”之意;结尾则以“王无罪岁,斯天。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4,标签: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一、基本设想
1.从结构分析入手使学生粗知课文大意
本文虽是一篇谈话记录,但结构完整,可以视为一篇短论。全文可分两部分:前一部分(第1至4段)写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回答梁惠王的问题,实际意思是说梁惠王的移民移粟之举不过是行小惠而已,而其好战残民则与邻国之君无异,所以天下之民不至;后一部分(第5至7段)写孟子因势利导,提出使天下之民归附的主张,即实行王道,“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前后关联十分紧密。再从行文看,文章开头写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而又两次提到“凶”年,已暗含“罪岁”之意;结尾则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应之,可谓首尾圆合。弄清文章结构上的这个特点,大意不难掌握了。
2.作适当讲解以解决难点,突出重点
本文重点是后一部分,难点也是这一部分,因为这里说的是孟子的“王道”思想,它既是本文主旨所在,又涉及复杂的历史背景。学生读这一部分如果只看到孟子所描绘的那个“王道乐土”,而不了解它的实质,其记诵恐怕难以持久。办法是:(1)联系复背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启发学生认识“道”与“人和”的关系,这个“道”就是本文说的“王道”,即施行仁政;(2)联系《孟子•梁惠王》(上、下卷)中的有关章节讲讲孟子的“保民”思想,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这一步要放到学生基本成诵之后来做,而且只能占少量时间。
3.注意启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这篇谈话其实包含着不少的“潜台词”,如联系当时的政治背景作一点分析,学生定会感兴趣的;对于孟子言辞的技巧也应给予注意,他的设喻十分巧妙,正所谓“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后汉赵岐《〈孟子〉题辞》),颇能发人深思。
二、诵读的准备
1.简介这次谈话的背景
孟子是在梁惠王35年(前335年)应邀来到魏国的。
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但到梁惠王在位的后期却遭到一连串的失败,又畏秦之甚,于31年(前339)将首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孟子到来时,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引自《史记•魏世家》)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梁惠王邀请孟子来魏的目的。
孟子在梁只住了一年多。第二年梁惠王死了,襄王继位,孟子对这个新君的印象很坏,不久离去。
2.划分结构层次
应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划出跟课文结构密切相关的三句话,并初步归纳每段话的大意。这三句话是: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三句话又可以作为记诵的支撑点。)
对这类课文的结构划分应灵活掌握,不拘一格,关键是要将层次划分清楚。本文层次如下:
①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
②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喻,含蓄地说明了“民不加多”的原因;
③孟子论“王道之始”──“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④孟子论制民之产;
⑤孟子指出,只有保民,才能使民归附。
这件工作应在课堂上做,时间不超过5分钟。教师所应指出的是:后三层是孟子“王道”思想的纲领性说明,这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三、诵读指导
1.第1层指导要点
①首句总起兼与末句“民不加多”一问对针。焉、耳、矣三个语气助词叠用,加强了委婉、伤感语气。试以此句跟“寡人于国尽心”相比较,即可品味出说话人的慨叹语气,有抱怨劳而无功之意。此句应读得舒缓。
②第二句直承首句。“移民”,就食于外地;“移粟”,赈其老幼之不能移者。“河东凶亦然”:这是省文,即“移其民于河内,移其粟于河东”之省。全句两小层,要读得分明。
③第三句转入与“邻国之政”相比,由此逼出下面的问题。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劝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