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势能》学案设计
[07-17 19:25:12]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物理教学设计 阅读:9139次
摘要: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进行计算。 2.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3.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知道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系统共有的。 (二)过程与方法:用所学功的概念推导重力做功与路径的关系,亲身感受知识的建立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2.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防止高空坠物。 学习过程: 一、重力的功 试求下列三种情况下重力的功: 图7.4-1:重力做功= 图7.4-2:重力做功= 图7。
《重力势能》学案设计,标签:高一物理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图7.4-1:重力做功
=
图7.4-2:重力做功
=
图7.4-3:本图中小球做曲线运动,怎样来求解呢?想一想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的。重力做功
=
这三个运动重力做功有什么关系,我们得到的结论:
。
练习1:如图表示一个斜抛物体的运动,当物体由抛出位置1运动到最高位置2时,重力做功是多少?由位置2运动到跟位置1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位置3时,重力做功是多少?由位置1运动到位置3呢?
二、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的定义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进行计算。 2.理解重力势能的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3.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知道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系统共有的。 (二)过程与方法:用所学功的概念推导重力做功与路径的关系,亲身感受知识的建立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2.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防止高空坠物。 学习过程: 一、重力的功 试求下列三种情况下重力的功:Tag:高一物理教学设计,高一物理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物理教学设计 - 高一物理教学设计
上一篇:《简单的逻辑电路》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