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
[07-17 20:20:31]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化学教学设计 阅读:9120次
摘要:[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硫的用途; 了解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的方法; 引导学生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来分析、理解化学反应实质.[教学过程]: 资料引入: 1.1872年,美国化学家Smith,首先提出了“酸雨”一词,直到本世纪四十年代,酸雨问题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2.1972年6月5日,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并确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从1974年起,每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一个主题,开展“世界环境日”的。
二氧化硫,标签:高一化学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教学目标]:
- 使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了解二氧化硫的用途;
- 了解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的方法;
- 引导学生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来分析、理解化学反应实质.
[教学过程]:
- 资料引入:
1.1872年,美国化学家Smith,首先提出了“酸雨”一词,直到本世纪四十年代,酸雨问题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2.1972年6月5日,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并确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从1974年起,每年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一个主题,开展“世界环境日”的活动,其中1983年的主题是防治酸雨.
3.1985年,几场酸雨过后,我国四川奉节县9万亩华山松全部枯死,重庆南山2.7万亩马尾松死亡过半.
酸雨的危害如此之大,造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是谁呢?——是二氧化硫,今天我们共同讨论关于二氧化硫的问题.
演示实验:
1.收集一试管二氧化硫气体,观察颜色、状态,然后倒立在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槽中.
2.二氧化硫通入溴水.
3.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然后加热溶液.
分析实验现象及反应原理:
一.二氧化硫的性质.
1.物理性质:
-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有毒;
- 易溶于水: 1:40;
- 易液化(沸点较高):气
液.
2.化学性质:
-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SO2 + H2OH2SO3 (可逆反应)
讨论:①.什么反应叫可逆反应?判断可逆反应的关键是什么?
在相同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可逆反应。
- 酸性氧化物还能够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
SO2 + 2NaOH = Na2SO3 + H2O
-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溴水褪色 SO2 + Br2 + 2H2O = H2SO4 + 2HBr
(X2) (2HX)
讨论:①.二氧化硫还能被哪些物质氧化?
2SO2 + O22SO3 阅读课本,了解SO3的性质.
②.回忆二氧化硫与硫化氢的反应,二氧化硫表现出什么性质?
SO2 + 2H2S = 3S↓ + 2H2O
③.为什么二氧化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 漂白性.
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溶液又变红 与有机色素化合为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
Tag:高一化学教学设计,高一化学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化学教学设计 - 高一化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硫和氮的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