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钱该怎样花》教案
教学目标
1.明白实现自己的愿望要结合实际情况,学会有所放弃。
2.使学生能合理地支出并知道把钱花在合适的地方。
3.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消费观,能够为家长分忧,不向父母提不合理要求。
教学重点:知道在生活中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要学会有所放弃。
教学难点:学会把钱花在合理的地方。
(目标确立意图: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要结合小学生生活实际、教材内容与课前调查,从学生实际出发,解决学生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调查表
教学流程:主线:谈话激趣————钱与愿违————在情境中体验花钱————总结
一、谈话引入————畅谈愿望
1.师导:如果有钱,你现在最想要的是什么?
2.过渡:可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但爸爸、妈妈辛苦挣来的钱又是有限的是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呢?,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哪些钱是该花的?哪些钱又是可花可不花的呢?
3.引课: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出示课题:钱该怎样花)
二、钱与愿违————了解我想要的、我需要的与我能要的。
师:你们有那么多美好的愿望,你们现在都还是消费者,你们的愿望都要通过父母才能实现。那么,你们是不是了解你们的爸爸妈妈有什么愿望?(学生汇报在家的调查情况)
1.课前老师让大家做了一个家庭调查:除知道自己现在最想要的、了解一下家人(如父母)现在想要的及全家现在都想要的是什么。谁来说一说?
2.现在,请你想一想:在你们这些家庭愿望中,哪些钱是现在该花的,哪些钱现在可花可不花,可以过一段时间,或近期还不能实现,你为什么这样安排?简单说明理由。请你现在把表接着填写完。
3.师:通过刚才大家的交流,我们感到,家庭中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的东西,但钱是有限的,哪些钱该花哪些钱可花可不花,消费者要学会什么呢?
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取舍。(板书:有选择、有取舍)
4.师:请你思考:你在帮助家人选择安排时考虑到了什么?再请你结合分析书中三种情况所想到的,想一想你又是根据什么来选择取舍呢?
5.师:请同学们把调查表拿回家,在争求一下父母的意见。
三、在情景中体验钱该怎样花
过渡:可有的时候,有的东西我们特别喜欢或特别想要,在你向家长提要求的时候,可爸爸妈妈未必给我们买。
1.请你看这三种情况,钱到底该花不该花呢?(书图)
2.小组共同合作,选择其中的一个情景,接着表演下去。要求表演时,作为家长,必须说清楚你手中的钱花没花,为什么?作为孩子,听了“家长”的话你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3.小组共同合作表演。对学生提出要求:认真倾听,相互学习,发表看法。
学生表演完每一组表演后,教师适时追问学生:
师:你刚才了解到“妈妈”是怎样想的?
学生:妈妈觉得溜冰鞋太贵了,家里钱不富余,如果太想要,让我自己攒够零花钱,再来买。
师:通过这一组的表演,我们在向家长提要求的时候应想到什么呢?
学生:要考虑家庭经济情况。(板书:经济情况)
4.通过刚才的表演,我们在与家长发生矛盾时,应该怎么办呢?
师生小结:应该及时了解父母的想法,与父母沟通交流,看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如果类似这三种情况,父母不给买是有道理的,这时我们要能够尊重父母的想法。(板书:尊重父母的想法)
师:刚才这几个同学遇到的花钱烦恼,也让我们想到:现在的儿童市场在吃、穿、用方面也是种类繁多,例如我们大家的零花钱大部分用来买文具,你们是否感觉到文具商品也是五花八门,商家变着花样来吸引消费者,那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1:要慎重!
学生2:不要轻易相信商家,要有主见。
学生3:要能抵制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