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教学设计-必修3
例如:有人说恋爱读《红楼(梦)》、兄弟论《水浒(传)》、官场演《三国(演义)》、老人孩子看《西游(记)》
(3)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语文化熏陶的过程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使人获得一定的专业知识,增强劳动技能,而且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
潜移默化≠消极被动、无目的
例如:“重走长征路”系列活动。展示材料“见证长征”三人行动小组的材料。(2004年10月18日下午17点30分,《见证长征》行动组赵学著、卢成锡、赵丛建从瑞金于都县正式出发,他们计划用一年时间,严格按照70年前中央红军的行程时间、地点徒步重新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路。)
不错哦
学生活动:请学生结合上面的材料,谈“如果你要培养自己的某一个良好的文化品质,你会选择什么活动和方式”(比如:忠诚、孝顺、宽容等)
2.深远持久的特点
(1)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的影响是难以抹去的
学生活动:请学生从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举例说明文化影响的持久性特点。
例如:江南的婉约、山东的豪爽、四川的热辣(交往方式)、“本性难移”(思维方式)、“乡音难改”(生活方式)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三观是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文化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
例如:人生观的形成是长期教育、生活感悟、学习交流的结果,你们今天正处于三观的形成期,要全面学习提升素质,切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善小而不为”
B.三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例如:周恩来中学时代就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一信念支撑他的一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不息。
学生活动:阅读P17的材料,谈谈你对文化对人的影响力的理解。
二、文化塑造人生
学生活动:课前安排2位学生准备,以教师身份讲解“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内容。
活动安排:
1.提前布置,落实人选;2.协助备课,修改并补充材料;3.课堂发言;4.学生提问、质疑;5.教师归纳补充
〔过渡〕:文化对人的影响之大,以至于我们可以这样说: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那么,文化是怎样塑造人的呢?当然,我们这里的文化应该是一种先进的文化。
(一)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1.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例如:文化赏析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研究性学习让我们了解文化的多元性(圣诞节调查)、参加兴趣小组(天文、文学社)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