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的大家庭》教学设计
(学生介绍白族“三月三”歌节和三道茶以及白族头饰(风花雪月)的说法)
l 三道茶就如其名,分三杯逐杯上。第一杯苦涩,比喻少年捱苦;第二杯香甜,喻意中年过幸福生活;第三杯百味交集,又甜又苦,代表老年细味人生。一苦二甜三回味,就是三道茶的人生哲理
l 三月三:届时,四面八方的壮族男女老少聚集于约定俗成的地点,畅怀对歌。来唱歌和看热闹的年轻人,往往以村屯为单位,打扮得齐齐整整,特别女青年,同一个村屯的便同一打扮,梳同样的发辫,发辫上系同样的头绳、花结,同样的刘海发式,包同样的花头巾,同样色彩、样式的上农、长裤和花鞋。众人进入歌场,先游逛一周物色对象,然后入棚对歌。你问我答,通宵达旦,连唱三天。有的女坐一排,男坐一排,也有男女共坐一排,但保持一定距离。在不流行歌棚的地方,便在野外对歌。也有些地方日间在野外对歌,夜间转到村寨对歌。在三月三歌节中,倘若男、女双方越唱越有情,往往双方互赠礼品,互约今后相会之期,姑娘所赠多为自制布鞋。
l 白族少女的头饰叫“包头”,据说象征大理的四大特色:白色的,垂在脖子上的流苏由365根绒线组成,象征大理下关的风;包头最上沿的白色绒线象征苍山的雪;下面的花自然象征大理上关的花,整个包头呈半圆形,象征洱海的月。所以大理的四大特色就是“下关的风,上关的花,苍山的雪,洱海的月”,简称“风花雪月”
2.傣族:傣族少女杨丽萍将傣族舞蹈带进北京,享誉全国,名闻世界,傣族著名节日是──泼水节,关于泼水节的来源,版本有很多,估计很多同学都有耳闻,大家也来说一说!
泼水节的来历,传说不一,西双版纳傣族传说:远古的时候,有个魔王作恶多端,人们都恨透了他,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把他杀死。后来,魔王抢来七个姑娘做他的妻子。聪明的七姑娘从魔王口里打听到他的致命弱点,即用魔王的头发勒魔王的脖子,才能将他置于死地。七姑娘趁魔王熟睡时,拔下他的头发一勒脖子,魔王的头就滚了下来。可是头一掉在地上,地上就燃起大火,姑娘一抱起头,大火也就熄灭。为了避免大火燃烧,她和六个姐姐轮流抱住魔王的头,一年一换。每年换人的时候,人们都给抱头的姑娘泼水,冲去她身上的血污,洗去她一年的疲劳,为新的一年能消灾除难而祈祷。从此形成了送旧迎新的泼水节。(傣族少女和泼水节场面图10-15)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