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教学实录
(孩子们已经笑得不行了,我被他们同化了,呵呵。)
师:好乖巧的巧巧,好顽皮的你,谢谢你带给我们的精彩回放。
(看得出孩子们意犹未尽,但是时间关系只能到此为止了。)
师:现在老师把观察过程中拍摄下来的一组图片奉献给大家,看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我们观察到了动物的哪些行为?这些行为是动物一生下来就会的吗?
生1:摄食行为,如鸡吃米。
生2:运动行为,如跑、走、跳、爬等。
生3:防御行为,如斑马看到狮子就跑掉。
生4:繁殖行为,如母鸡孵蛋。
生5:贮食行为,如蚂蚁将食物搬入洞中。
生6:攻击行为,如雄象海豹为争夺领域而战斗。
师:说得都很准确。哪些是一出生就会的呢?
生1:小猫吃奶,小鸡啄食,睡觉等,是一出生就会的。
生2:母鸡孵蛋好象也是生来就会的。
生3:老师,母鸡孵蛋不是生来就会的吧,应该是和其他孵蛋的母鸡学的。
www.89xue.com
生4:不对,单独养的母鸡也会孵蛋呢,我家养的那只母鸡已经孵过一次蛋了,它不曾和任何孵蛋的母鸡接触过,这说明母鸡孵蛋的行为是生来就会的。
(通过这场争辩,母鸡孵蛋是否是先天性行为已然明了。)
师:这是一场有价值的争辩,在争辩中我们找到了可信赖的答案,在学习方面我们需要这种探索精神。
(既学到了知识,又鼓舞了士气,端正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更浓,自主性更强了。)
师:生来就有的行为我们称它是什么行为?而由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叫什么行为?
生:前者为先天性行为,后者为学习行为。
师:是什么原因使它们有了先天性行为了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三十二页寻找答案。
生:因为动物体内有遗传物质,遗传物质决定了动物生来就有这些行为。
师:没有这些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否能建立起来呢?
生:不能。学习行为要以先天性行为为基础,通过环境因素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
师:回答得很好。请同学们在书中概念处做好标记。下面我们共同看一组资料片,边看边思考以下问题:
1.区分哪些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后天性行为。
2.对比分析资料1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
3.对比分析资料3和资料4,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
4.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
(学生观看资料片,思考,想好就可以回答问题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