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生物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动物的社会行为 教学设计» 正文

动物的社会行为 教学设计

[07-17 23:36:13]   来源:http://www.89xue.com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   阅读:9761
摘要: 一、设计思路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主动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基于此,本节课通过探究式学习,构建一个互动和探究的环境,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获得动物社会行为的有关知识。本节内容主要是研究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及信息交流的方式及意义。动物社会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本节课的特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教师提供的分析和实验用的素材,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社会行为的形成机理,理解社会行为的意义,获取动物社会行为方面的有关知识。本节课的处理应突出以下两点: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增加学习。
动物的社会行为 教学设计,标签: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一、设计思路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主动同化和顺应的过程。基于此,本节课通过探究式学习,构建一个互动和探究的环境,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获得动物社会行为的有关知识。

本节内容主要是研究动物社会行为的特征及信息交流的方式及意义。动物社会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本节课的特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教师提供的分析和实验用的素材,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动物社会行为的形成机理,理解社会行为的意义,获取动物社会行为方面的有关知识。本节课的处理应突出以下两点: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增加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

2.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增强体验情感的意识,而不是单纯的说教,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出热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重点:

1.信息交流的意义。   

2.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的能力。

难点:

1.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究的能力。   

2.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目标

1.描述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

4.认同成功的科学探究需要探索精神。

5.初步形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蚂蚁、狗、猫等一些身边动物的取食过程。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生物教学设计 - 八年级生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