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教学设计
[具体实例发现问题]
出示红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图片,结合开题所留的生活常识的思考,通过类比,引导学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如: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与渗透作用相同吗?什么情况下失水?细胞内有半透膜吗?
[分组探究]
小组讨论,根据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分组实验。
教师从问题的提出、作出假设、实验设计、实验预期、结果分析、成果交流六个方面对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点拨、指导。
学生进行分组实验,以洋葱(用紫色部分)、菠菜叶、玫瑰花瓣等做实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盐酸、KNO3溶液等作为试剂做有关渗透作用的探究实验,目的是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成果交流]
教师出示成熟植物细胞图,提出原生质层的概念,小组间根据探究实验的结果和结论相互交流,教师点拨,得出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等结论。
教师出示有关细胞选择性吸收离子的数据资料,引导学生发现并探究出不同植物对同一离子吸收量不同,同一植物对不同离子吸收量也不同,得出结论: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拓展延伸]
如何用已有知识和技能鉴别两种蔗糖溶液浓度的大小?用质量浓度为0.1 g/mL和0.8 g/mL的蔗糖溶液分别做前面的探究实验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出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的条件。
www.89xue.com
[问题探讨]
1.水分子可以很容易地进出细胞膜,蛋白质可以吗?
2.水分通过什么方式进出细胞?离子和蛋白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相同的吗?
3.你还能提出有关物质出入细胞的其他问题吗?
[分组探究]
教师展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的Flash动画,学生仔细观察讨论,自学。
[成果交流,教师点拨]
让学生列表比较三种物质运输方式的异同。
[分析图表,拓展延伸]
出示三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坐标曲线图,让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理解每条曲线所表示的运输方式。
[复习小结,构建体系]
即板书设计,见下图。
五、教学反思
1.本节内容的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一种“指导型探究”过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探究实验和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细致地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和疑惑,再对自己何时参与指导、如何进行指导作出决策。
2.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灵活运用教材,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合理设计,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任务重而课时有限的矛盾。
3.本节课设计了较多的学生探究活动,时间和效果较难把握。如条件允许用连堂的两个课时来完成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