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报告总结调研报告实行“一免两补”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正文

实行“一免两补”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10-16 19:28:08]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研报告   阅读:90
摘要: 《实行“一免两补”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出自:www.89xue.com网www.89xue.com上,靠自身富不起来,跟别人学,又迟迟学不会,落后成为“无用党员”,时常被称之为“群众的尾巴”,致使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弱化,难以发挥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有的党员自我完善的能力跟不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受不了各种考验,逐步落伍掉队。据调查,全县农民党员中,初中及以下的占78,46岁以上的占40;农民富裕户(家庭年人均收入3500元以上)中,党员户只占29.6。(六)农村党组织设置模式化与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多元化不相适应。基层组织建设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我们的基层组织常不。
实行“一免两补”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标签:调研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实行“一免两补”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上,靠自身富不起来,跟别人学,又迟迟学不会,落后成为“无用党员”,时常被称之为“群众的尾巴”,致使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弱化,难以发挥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有的党员自我完善的能力跟不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受不了各种考验,逐步落伍掉队。据调查,全县农民党员中,初中及以下的占78,46岁以上的占40;农民富裕户(家庭年人均收入3500元以上)中,党员户只占29.6。
(六)农村党组织设置模式化与农村经济组织形式多元化不相适应。基层组织建设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我们的基层组织常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一些农村党组织虽然还存在,但活动不能坚持经常或者流于形式,无法保证质量,甚至出现了支部会议都召开补起来的现象,支部已经处于半瘫痪状态,他们无力为党员发挥作用和发家致富提供有效的办法和途径,党员为生计或各自为战,或各奔东西。市场经济条件下,打破区域界限、行业界限的经济组织形式越来越多,同时农村党员在地区间和产
业间的流动性也越来越大。由于按地域划分的农村党组织设置形式与经济组织形式不相一致,没有把党组织建立在产业链上,给党组织活动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带来诸多不便,同时也影响了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双带”作用的发挥,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实现小康目标,保持农村稳定大局,落实好党的政策的需要。几年来,嘉荫县委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以“三级联创”为抓手,不断创新发展党建载体,全力实施“三进一”工程(班子进一类班子、党员进一流党员、干部进一流干部),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基层干部和农民党员在实施主辅换位,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引带作用,结合实际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坚强堡垒。
对策之一:千方百计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力,解决村级组织“有钱办事”的问题
一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集体所有的土地、草原、林木、水面加强管护、合理开发,使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经济优势。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结合实施“畜牧强县”战略,把以绒山羊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做大做强,同时,加速土地流转,把大面积土地集中到种田能手手中,推广种植经济作物,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二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树立工业兴村思想。立足本地实际,以转化当地农副产品为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兴建项目,建立起可拉动当地经济持续发展的龙头企业。三是发展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立足服务农业、服务农民,创建专业协会、农村生产合作社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一方面可提高农业生产的市场化程度,另一方面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村集体收入。四加大财务监管力度。健全完善财务制度,严密财务手续,严肃财务纪律,加强村级财务的管理,堵塞各种漏洞,减少各项开支,缓解村集体经济的压力。五是有效化解村级债务。①制定清偿计划。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确定“区别对待,分类处理,综合治理,逐步消化”的原则,制定清债计划。②清收债权还债。清收债权或变卖资产要使用盖有乡镇农经站收款专用章和各村财务章的收款收据,收款收据和清收款项由专人管理。③盘活资产资源还债。如果收回欠款不足以弥补个人债务的,村委会可以通过盘活资产资源偿还欠债。④以账冲抵清债。村委会、债权人、债务人三方共同协商,以书面形式把债权转移给债务对象。⑤筹资筹劳还债。村委会常因兴办公益事业或为全村村民生产生活服务等形成一些债务,如果由农民承担这样的债务,农民既可以出资,又可以以物抵债。六是提升党建服务经济水平。深化“科技致富示范”工程、“电教致富”工程、县级部门包村等活动,使“抓党建”与“抓经济”有机结合,壮大逐村集体经济。
对策之二:抓素质升级,创新载体建设,解决党员“作用弱化”的问题
一是全面提升党员素质。①严把“入口”。保证把农村的优秀分子吸纳入党组织,敞开出口,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②加强先进性教育。把提高先进性意识内化为党员的自觉行为,提高科技素质,激励党员争做时代先锋。③畅通“出口”。开展经常性评议,加大处置不合格党员力度,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二是切实加强党员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的完善的管理机制,合理在协会等产业链条上设立党组织,随时掌握党员思想动态,促使其履行义务,发挥作用。三是搭建创先载体。为党员争先创优、发挥模范作用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并在一切可以扶持的环节给予最大的支持,使他们尽快致富,为一般群众做好带动和引导,成为一般群众学习的目标、模范的榜样。针对“无职党员在农村党员队伍中比例大、分布广、与群众联系密切”的实际,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首先是“支部设岗”,即由村党支部根据中心工作,结合本村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社会稳定等实际,“因事设岗”,如设立“科技示范岗”、“扶贫帮困岗”等具体岗位;同时注重不同党员个体能力的差异和特点“因人设岗”;然后是“党员选岗”,即由党员结合自身能力、特长等,自愿选择一个岗位,并向支部申报。最重要的环节是“定责”。包括制定“共性责任”和“个性责任”。前者是对上岗党员在党性修养、带头作用方面的统一要求,后者是个人制定的工作目标,由党员个人提出,党小组讨论,支部大会审查确定,并与其签订《岗位责任书》,用设定岗位、确定职责的办法,用量化和细化的指标,解决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渠道不畅,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使无职党员重新找到了发挥作用的舞台、位置和角色。有效解决农民党员宗旨意识淡薄、作用弱化的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