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报告总结调研报告农村经济改革的现状问题及改革方向» 正文

农村经济改革的现状问题及改革方向

[10-16 19:28:08]   来源:http://www.89xue.com  调研报告   阅读:90
摘要:二是农业内部的结构由单一的种植业转向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初步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的格局。林牧副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8年的28.07%上升为2003年的54.49%,2003年农业产业经营产值达73446.62万元。三是种植业内部的结构由单一的粮食作物转向粮食与经济作物协调发展,2003年 县经济作物的面积2.97万亩,占全县播种面积的5.42%。农村产业结构在突破单一经营的同时,城乡分割的经济格局开始向一体化发展,城市工业技术、人才优势同农村资源、劳力优势逐步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生产力。如 县鸭业公司、有君婚纱厂共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1500余人,创工业产值上亿元。2、经济形式。打破了过去单一的集体经济的模式。
农村经济改革的现状问题及改革方向,标签:调研报告范文,http://www.89xue.com
二是农业内部的结构由单一的种植业转向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初步形成了农业产业化的格局。林牧副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78年的28.07%上升为2003年的54.49%,2003年农业产业经营产值达73446.62万元。

三是种植业内部的结构由单一的粮食作物转向粮食与经济作物协调发展,2003年 县经济作物的面积2.97万亩,占全县播种面积的5.42%。

农村产业结构在突破单一经营的同时,城乡分割的经济格局开始向一体化发展,城市工业技术、人才优势同农村资源、劳力优势逐步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生产力。如 县鸭业公司、有君婚纱厂共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1500余人,创工业产值上亿元。

2、经济形式。打破了过去单一的集体经济的模式,逐步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格局。个体经济和私人企业得到了空前发展,2003年个体工商户达到了5152户,从业人员12982万人,私营企业60家。目前, 县公有制经济经过改革增强了活力,东山钨矿、泡金山矿、香花岭锡矿等国有企业经过改制后企业生产能力大大提高,效益明显好转。

3、市场体系。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农村商品市场开始在建立,现在多数农产品收购价格已经开放,越来越多的农民参与流通,进入市场。据统计2002年全县城乡集市达14个,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达31279万元。为了提高对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把握市场供需的千变万化,一些农民开始组织起来从事供销活动,出现了双溪香圩营销公司等组织,随着商品市场的发展,劳务、资金和技术等也开始横向流动,生产要素市场开始出现。农民由过去按国家指令性计划生产,以统派购为方向转向面向市场适应社会需求来引导生产发展的方向,追逐市场已成为 县农民进行生产的基本目标。

4、自主权。实行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改革商品交换体制,使农民有了较大的生产自主权、产品支配权和经营决策权,使农民逐步获得了商品生产者的地位,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商品生产的积极性。

《农村经济改革的现状问题及改革方向》出自:www.89xue.com网
www.89xue.com 5、农民生活。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0年的73元增加到2003年底的2898元,增长39倍;电话由1978年的970部增加到2003年的69321部(含移动用户),增长了70倍;电视从无到有发展到2003底的电视人口覆盖率99。公路里程由1978年的503公里增加到2003底的737公里,增长了46.8,通乡公路大部分硬化了路面,拓宽了路基,铺了水泥路。

二、"三农"问题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难题

尽管农村改革取得了成就,但"三农"问题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难题。

(一)村、乡布局及耕地划分欠合理。目前 县乡镇及乡村点的布局过多,乡镇的基础建设及乡村的基础建设所需的资金较大,这个资金难以筹措。从生产经营组织形式上讲,家庭经营的优势没有强有力的社会化服务组织体系的支撑。从政府管理和对农业的支持政策而言。 县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不健全、力量弱小。现在 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资源少,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不足1.25亩,农户的户平耕地不足2.74亩。且仅有的这点耕地被分割成不足1亩大小的小块,可以说在有史以来农村的土地都没有这样细分过。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就曾说过"生产条件日趋恶化和生产资料日益昂贵是小块土地所有制的必然规律。对这种生产方式来说,好年成也是一种不幸。"这种过于分散的土地使用权导致生产资料无止境地分散,生产者本身无止境地分离,人力发生巨大的浪费,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不利农村水利的设施的兴建与修复,不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不利于建立农业生产基地,使 县在现代文明的今天大部分农业耕作还停留在牛耕和人作的落后状态。导致土地细分的原因:一是在承包土地使用权和农户在分家时,因农民考虑到山区土地的级差性及分配的绝对公平性将土地细分;二是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的集体土地所有权长期虚置,在开荒时存在随意性。仅有的这点耕地在城乡建设中不时的受到不应有侵占,导致农村耕地资源大量流失。农村中虽占用耕地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旧宅基地的使用率低下,一些村子中央的旧宅基地却因种种原因变成了荒坪。在城市和区业园区的建设中也存在占用农田现象,例如城南工业园和江边风光带,就占用了大量的农田。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Tag:调研报告调研报告范文报告总结 -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