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范文文章教案大全物理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密度» 正文

密度

[05-18 14:14:37]   来源:http://www.89xue.com  八年级物理教案   阅读:90
摘要:对于公式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1)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和体积的比是一个定值(即密度不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即当 一定时, .(2)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V一定时, .(3)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一定时, .3.密度的单位可引导学生认识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和体积单位组成的.应使学生懂得密度单位的意义和读法.二、教学模式1.教学模式:实验引入,设疑导学模式.2.模式结构: 三。
密度,标签:八年级物理教案模板,http://www.89xue.com
对于公式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

  (1)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质量和体积的比是一个定值(即密度不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即当 一定时,

  (2)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V一定时,

  (3)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一定时,

3.密度的单位

  可引导学生认识密度的单位是由质量和体积单位组成的.应使学生懂得密度单位的意义和读法.

二、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实验引入,设疑导学模式.

  2.模式结构: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
  托盘天平、砝码盒、烧杯、水、量筒、铁块、铝块、铜块、投影仪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学生实验.

  2.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结论,得出密度的定义.

  3.师生由密度公式讨论导出密度的单位.

六、教学过程设计示例

  (一)新课引入

  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

  教师展示酒精、煤油、清水、木块、铁块、铜块实物,分别让学生进行区分辨别.指出:特性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能进行相互区别、辩认的一种性质,例如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质的特性.

  教师拿出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颜色都是白色,问学生:你们怎么能鉴别出哪种是铁块,哪种是铝块?引导: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不好区分,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手感觉一下轻重.提示:拿出一个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分别把两金属块放在两盘中,让学生说出哪个是铁块,从而引入新课.

  学生实验一:用天平测量具有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铁块、铜块、铝块)的质量.

  学生实验二:测量不同体积的相同物质(铁块)的质量.

  教师用投影仪打出下面的表格,指导学生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分析实验数据,概括结论.
表一

 

质量(g)

体积(

质量/体积(

铁块

     

铜块

     

铝块

     

  表二

 

质量(g)

体积(

质量/体积(

铁块1

     

铁块2

     

铁块3

     

实验一结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

  实验二结论:同种物质,不同体积质量不同.即:不同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不同的.相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相同的.(投影显示)

  设疑:以上两个实验,客观事物不同,有没有共性的东西?

  很自然顺势提出为表述这样的客观现象有必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概念—密度.

  (二)新课教学

  1.密度概念的建立

  学生实验三:测三个铝块的质量.最大的铝块体积是最小的铝块的三倍.较大的铝块的体积是小铝块的两倍.同样测出体积成倍数关系的三个铁块的质量.(也可以不是整数倍)

  教师用投影仪打出下面的表格表三

 

质量(g)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八年级物理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模板教案大全 - 物理教案 - 八年级物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