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片的结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够准确描述叶片的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
能力目标
1、练习徒手切片;
2、通过观察叶片的横切面,使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组织的动作技能达到熟练水平;
3、学会绘制叶片的表皮
4、通过“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实验,学习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叶片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让学生接受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与科学方法的教育;
2、通过讨论“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实验设计,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过程。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以及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叶具有执行这些生理功能的结构。这节课的关键就是要讲清楚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的辨证关系,徒手切片的制作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法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从观察到的现象入手,如:"叶片的颜色为什么大都呈现绿色?为什么叶片正面的绿色比背面深一些?"带着问题去探究叶片的基本结构。宜采用讲授与实验观察同步的教学模式,具体教学环节如下:(1)先用手撕开菠菜叶片,大致将其分成几部分,然后通过练习徒手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从宏观到微观来认识叶片的基本结构,识别各部分的细胞结构特点,并思考有关问题。(2)对照叶的横切永久制片,结合挂图、模型讨论叶片的结构有哪些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3)分小组讨论、设计"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的实验方案并在课下实施。这样采用边观察、边实验、边进行讲授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且使学生的观察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这一节关键是讲清楚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统一关系:表皮细胞排列紧密,外壁有易透光不易透水的角质层,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从而有利于光线透过;表皮上有气孔和保卫细胞,从而使叶肉细胞与外界环境能进行气体交换;叶肉细胞里含有许多叶绿体,因而使绿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叶脉支持着叶片,有利于叶片充分得到光照;叶脉里的输导组织,是运输光合作用原料和产物的通道。这些都说明了植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相统一的,进而也就对学生进行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对于《观察叶片的结构》这一实验来说,这是学生第一次将徒手切下的叶片的薄片制成临时切片,并且进行观察,难度很大。教学中,在阐明实验的目的要求的前提下,要注意发挥教师在实验课教学中的示范作用。对于实验的操作步骤,要一步一步地讲述操作要领,一步一步的进行示范,一步一步的组织学生进行操作,从而保证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能否通过自己制作的临时切片来观察清楚叶片的结构,关键之一是看徒手切片时所切的叶片薄不薄。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显微镜下所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学生明白了道理,就会开动脑筋,想办法切出薄而完整的叶片横切。其次,要想切出薄而完整的切片,一定要掌握操作技术,如:两个刀片如何放置,手捏刀片的位置和姿势,切割的方向和速度等等,都要向学生一一讲清楚。最后,在观察临时切片时,往往很难在同一个视野内观察到叶片的各部分结构,这就需要轻轻移动切片,在不同的视野中进行寻找,并对照挂图分辨叶片的几部分结构。
实验《探究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环境因素》,可以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分小组作出假设,并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由各组代表进行发言,大家一起讨论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使得实验方案不断完善,然后在课下分小组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检验设计方案,并总结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而且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并培养他们小组合作的精神。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叶片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难点:叶片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徒手切片的制作与观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观察叶片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