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窗(苏教版)
中心。而本文运用的寓言式的构思,人物简单,两个病人既无肖像描写也无多少语
言、动作,只用叙述来介绍他们,连个姓名,外号也没提。但作家选择两个病人作代表
人物,有深刻的意义。)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并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3.小说结尾出人意料“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它留给读者广阔的思考
空间,读者会想些什么呢?这个病人会想些什么?
明确:(读者会想,这个自私的夺窗者,会不会由此又感到惭愧,原来病友看到的
是他编造的一套景色,目的是安慰自己这个躺在床上看不到景色的重病号……抑或
非但不惭愧。反而责怪病友胡编乱造,让自己受骗而导致为了这扇窗而白天受困扰,
晚上彻夜难眠,加重了病情……还是怀疑自己的眼睛怎么了,怎么会看不到那景色
呢?)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心中有佛,就会满眼是佛;心中
有墙,就会满眼是墙。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明白哲理:襟怀坦白、目光高远、热爱
生活的人,会看到生活中的美,体悟到生活中的美。)
4.你对文中两位病人持什么样的态度?
明确:(认识作品中两个人物的意义,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只要学生言之
有理即可。)
五、研读赏析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出示.课件3。)
“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另一位病人仍然盯着天花板。”
1.“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与“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
中加点的词怎样理解?
明确:(“照例漫游着”:表示这是公园里湖中一般常见的景象,是靠窗病人根据
生活实际的想像。)
(“照例睁着”表现不靠窗病人为想法所困扰,突出盯着天花板看已不止一次。)
(同样的诃语却表现了两住病人不同的心态和其心理之高尚与卑劣可见一斑。)
2.本段文字中对不靠窗的病人的细节描写“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和“另
一位病人仍然盯着天花板”,反映了他的什么心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