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课堂实录 人教必修2
有没有同学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下这八句诗?
有没有?很简单的?
同学五:(学生实际上是在进行口译——铁皮注)。
师:他用自己的话给我们描述了一下。
下面几句话有些奇怪: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这么个老头,居然要去捉月。
生:他喝醉了。
师:的确,一个正常人不会如此。但是,喝醉了能写出这么工整的诗吗?他说要摘月亮实际上是比喻。人才就象那天上的月亮,我什么时候才能把你摘入我的胸怀?
大家再注意这一句:月明星稀,――星星稀少,你们认为这里的月明星稀是不是仅仅是景物描写?
生:不是,是说贤才很少。
师:这种观点我比较赞成,但是这仅仅是参考,在文中没有确切的资料证明。
师:绕树三匝句,鸟儿为什么找不到枝头?
生:没有贤主。
师:回答得很好!所以说最后作者发出了一个召唤: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举周公的例子作结,气势是宏大的,意义上深远的。在五班有同学说是一种霸气。对,心里没有霸气的人,笔下便没有霸气。
好,再读一遍,开始!
(学生齐读)
好。其实大家已经明确了,这首诗是一首招纳贤才的诗。假如说,现在你是一个人才,某个公司老总,就假如说是曹操吧,曹操是怎样劝说,或者说希望人才归自己的,用哪些方式?
同学一:提供有利条件。
师:哪些条件?
生:高薪,高职位
师:也就是说待遇。
板书“待遇”
生:好的工作环境。
师:还有?
生:尊重。
教师板书“尊重”
师:还有没有?
生:贤才与贤主
师:对,这样可以达到更大的目的,实现他的愿望。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在聊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几年以后,十几年以后,哪个同学成为了一个团队的领导,应该注意怎么样才能吸纳人才——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当然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你说曹操,对关羽也不错了,有事业有感情有待遇,可是关羽还是走了。
因为,对人来说,感情是很重要的。
在这首诗中,作者表现的是一种求贤若渴的心境。但是我们发现,这首诗起句很有意思。对酒当歌,给人感觉应该是慷慨激昂,但接着就说人生几何。大家刚才说了,这首诗其实是从忧愁写起的,什么忧愁呢?
生:人生苦短。
师:对,作者开篇之后便感叹人生几何,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每个人,无法避免的是死亡。我一直以为,中国缺少死的教育,但是,面对死亡,每一个人的想法与感情都不一样。也许有些人会觉得死亡迫在眉睫, 而有些人觉得死在眼前,朝闻道,夕死可矣。有些人则觉得尘归尘,土归土。不同人对待死亡的作法是不一样的,那么曹操,他对待死亡,他看到的是自己的功业未就。陆游在死之前,放心不下的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发下文章)
这篇文章是五六年前我写的,今天早晨在上课之前我突然想到,我们也许可以从曹操的短歌行和这篇文章中,获得一些关于生命的启示。我给大家读一下这篇文章。
教师朗读自己的文章〈等死〉
等死
很久以前,看过一篇散文,文章里说: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排入了一个漫长的队列中,队列很长,人很多,所以移动得很缓慢,队列的那一头,是死亡。队列太长,移动得太慢,为了消磨时间,男人们开始抽烟,互相聊天;女人织起了毛衣,扯起了家常琐事,队列缓慢地,但却是一刻不停地移动着,队列的终点,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