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再别康桥》教案
[07-12 14:18:20]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9113次
摘要: (1)根据自己的学习所得,写一段语感随笔(200至300字)。(2)背诵全诗。 教案评价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在对语言的涵咏、玩索过程中,我们获得的是美的体验和感悟。探求语言的深层意蕴,是语感教学的途径和手段。语文素养,体现的是人的修养、品格、情感。拥有细腻丰富的心灵世界,才可能对自然人生有诗意而浪漫的感受。 这篇《再别康桥》的教案,采用四步语感教学法。在对诗歌语言的朗读、品读、美读、写读的反复玩味过程中,一步一步地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走近康桥的美丽境界。其中品读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徐志摩首先是中国诗人,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熏染,文字功夫了得。这首《再别康桥》,他炼字神妙,于自然灵动中。
《雨巷》《再别康桥》教案,标签:高一语文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1)根据自己的学习所得,写一段语感随笔(200至300字)。(2)背诵全诗。
教案评价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在对语言的涵咏、玩索过程中,我们获得的是美的体验和感悟。探求语言的深层意蕴,是语感教学的途径和手段。语文素养,体现的是人的修养、品格、情感。拥有细腻丰富的心灵世界,才可能对自然人生有诗意而浪漫的感受。
这篇《再别康桥》的教案,采用四步语感教学法。在对诗歌语言的朗读、品读、美读、写读的反复玩味过程中,一步一步地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走近康桥的美丽境界。其中品读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徐志摩首先是中国诗人,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熏染,文字功夫了得。这首《再别康桥》,他炼字神妙,于自然灵动中营造了浪漫而又美丽的诗境,让人赞叹。其中泛舟康河一节诗,显现给读者的,是晶莹璀璨的康河夜景,一个“载”字,点石成金,意蕴无穷。同时,徐志摩又是现代诗人,深受西方文明的浸染。从某种角度说,是康桥开启了他的性灵,滋养了他的性情。康桥的一草一木,都与他合而为一,融入他的骨髓。“荡漾”一词,写出志摩细腻而又诗意的情感世界,美妙绝伦。“招摇”一词,表面写水草摇摆,但实际上表现的是诗人洒脱而又浪漫的情致。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诗中处处都可触摸到。
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没有语感,便没有情味,没有诗意,从而一切都变得黯淡无光。让我们在语感教学中去感受生活的真谛、人生的意义。
(1)根据自己的学习所得,写一段语感随笔(200至300字)。(2)背诵全诗。
教案评价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在对语言的涵咏、玩索过程中,我们获得的是美的体验和感悟。探求语言的深层意蕴,是语感教学的途径和手段。语文素养,体现的是人的修养、品格、情感。拥有细腻丰富的心灵世界,才可能对自然人生有诗意而浪漫的感受。
这篇《再别康桥》的教案,采用四步语感教学法。在对诗歌语言的朗读、品读、美读、写读的反复玩味过程中,一步一步地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走近康桥的美丽境界。其中品读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徐志摩首先是中国诗人,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的熏染,文字功夫了得。这首《再别康桥》,他炼字神妙,于自然灵动中营造了浪漫而又美丽的诗境,让人赞叹。其中泛舟康河一节诗,显现给读者的,是晶莹璀璨的康河夜景,一个“载”字,点石成金,意蕴无穷。同时,徐志摩又是现代诗人,深受西方文明的浸染。从某种角度说,是康桥开启了他的性灵,滋养了他的性情。康桥的一草一木,都与他合而为一,融入他的骨髓。“荡漾”一词,写出志摩细腻而又诗意的情感世界,美妙绝伦。“招摇”一词,表面写水草摇摆,但实际上表现的是诗人洒脱而又浪漫的情致。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诗中处处都可触摸到。
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本质的回归。没有语感,便没有情味,没有诗意,从而一切都变得黯淡无光。让我们在语感教学中去感受生活的真谛、人生的意义。
Tag:高一语文教学设计,高一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一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语言表达连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