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高一语文教学设计《雨巷》《再别康桥》导学案» 正文

《雨巷》《再别康桥》导学案

[07-12 14:19:22]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9306
摘要:【课堂探究】1. 朗诵诗歌,说说诗歌的音乐美体现在哪里?2. 朗诵诗歌,谈谈诗行的排列有何特点。3. 朗诵诗歌,找出诗中的主要景物(意象),说说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 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同中有异,请仔细揣摩其中的意味;这两节在节奏上则完全相同,形成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课堂练习】(括号里的关键字将在课堂上公布)1. 下列各组中加粗字注音( )误的一项是A.撑(zhǎng)着 彷(páng)徨凄(qī)清 漫溯(suò)B.彳亍(chì chù) 凄婉(wǎn) 。
《雨巷》《再别康桥》导学案,标签:高一语文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课堂探究】
1. 朗诵诗歌,说说诗歌的音乐美体现在哪里?


2. 朗诵诗歌,谈谈诗行的排列有何特点。


3. 朗诵诗歌,找出诗中的主要景物(意象),说说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 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同中有异,请仔细揣摩其中的意味;这两节在节奏上则完全相同,形成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课堂练习】(括号里的关键字将在课堂上公布)
1. 下列各组中加粗字注音(  )误的一项是
A.撑(zhǎng)着       彷(páng)徨    凄(qī)清         漫溯(suò)
B.彳亍(chì chù)     凄婉(wǎn)         颓圮(pǐ)         迷茫(méng)
C.河畔(pàn)         荡漾(yàng)        青荇(xìng)       长篙(gāo)
D.斑斓(lán)         沉淀(dìàn)        似(sì)的         笙箫(shēng)
2.对《再别康桥》运用的表现手法解释(  )的一项是
A.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的心境。
B.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C.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悄别离时那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像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D.全诗四行一节,诗行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
3.背诵诗歌
【当堂小结】   
 


上一页  [1] [2] [3] 


Tag:高一语文教学设计高一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一语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