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长亭送别教案2» 正文

长亭送别教案2

[09-23 04:07:13]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阅读:9755
摘要: 六、教师范读: 《耍孩儿》《五煞》《三煞》《二煞》 1、因为这个“别”,是人类经常遇到的东西,拨动了人性最为敏感的神经。通过这个“别”,人们往往会涉及到生命与时间、时间和空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许多重大问题的思考,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短暂,时世的变幻和人类感情的伤痕,所唤起的人类的沧桑感,是刻骨铭心的。 2、赏析【端正好】: 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特征?艺术效果如何?意象分析:三种色彩:青,黄,红 (色彩是人物内心的外化,冷色调渲染凄凉惆怅) ? 三个方向:西,北,南,方向 (拉开。
长亭送别教案2,标签: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六、教师范读:
    《耍孩儿》《五煞》《三煞》《二煞》
    1、因为这个“别”,是人类经常遇到的东西,拨动了人性最为敏感的神经。通过这个“别”,人们往往会涉及到生命与时间、时间和空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许多重大问题的思考,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短暂,时世的变幻和人类感情的伤痕,所唤起的人类的沧桑感,是刻骨铭心的。 
    2、赏析【端正好】:  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特征?艺术效果如何?意象分析:三种色彩:青,黄,红        (色彩是人物内心的外化,冷色调渲染凄凉惆怅)
    ?          三个方向:西,北,南,方向      (拉开距离,表现思绪与希望的不确定性)
    ?          上为四物:天,云,风,雁         (漂浮不定的特性)
    3.[滚绣球]中哪些词极力体现出主人公难分难舍的心情?
    明确:每一句都有:迟、疾、难系、挂、迍迍、快快、早、松、减等。
    4.[叨叨令]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几个叠词?这种手法和这些叠词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
    提示:排比手法;五个叠词;排比和叠词的运用造成了音节和声韵的回环流转,产生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七、朗读第一部分,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八、布置作业:
    1.尝试改写第一部分的三首曲子,写成现代诗歌。(任选一首)
    2.背诵这三首曲子。


www.89xue.com     第二课时
    一、交流上一节课布置的改写诗歌,作出适当的评价。集体背诵三首曲子。
    二、分析第二部分:
    1.从夫人的说话来看,她是怎样一个人?
    提示:贪图富贵权势的势利的贵族。
    2.[脱布衫]中也有环境描写,这里有何作用?
    提示:渲染张生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
    3.“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采用了什么手法?与哪一诗句所表情意手法相同?
    提示:夸张手法,意思是说因为离愁别恨而消瘦了;与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
    4.“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表现了崔莺莺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珍惜爱情,轻视功名利禄。
    5.[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运用孟光献饭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体贴之心;运用“望夫石”的典故是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爱之深切。
    6.“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一句化用的是谁的诗句?
    提示:范仲淹《苏幕遮》——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7.“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这个典故出于何处?用此典故表明了怎样的意思?
    提示:语出苏轼《满庭芳》词。表明了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痛恨态度。
    三、分析第三部分:
    1.夫妻赠诗表现了二人怎样的心情?
    提示:崔莺莺告诫张生切勿忘记她;张生则发誓永无别恋。这充分展示了二人深厚的情谊。
    2.怎样理解[耍孩儿]中的典故?
    提示:“红泪”借王嘉《拾遗记》的典故,司马青衫借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表现主人公因离别而生的伤心之情。“伯劳飞去燕西归”则用牛郎织女的典故表现两人缠绵难舍的心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高二语文教学设计高二语文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设计 - 高二语文教学设计
上一篇:伶官传序教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