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说课稿
《找规律》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8-89页"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规定了这部分内容。传统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数字和图形的排列规律,只是在练习中有少量的习题;有关探索规律的内容是新编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也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新变化。"找规律"在新教材中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找规律的问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尝试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感知找规律的方法。同时,教材内容是学生经常看到的一些现象,有利于吸引学生参与探索活动,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识,增强对数学的认识,提高学数学的乐趣。
本节课找最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如果这节课没有把握好,那么对学生后面的学习将会造成障碍。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本节课的教学,精心设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有效参与,为达到上述目的。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如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能够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在学前阶段就曾接受过"找规律"这部分知识的启蒙教育。因此,学生对于学习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力容易焕散。因此,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数学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教学中应予以高度重视的学情问题。
三、教法与学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基于以上理念,我采用了情景导学法,并构建了这样的教学模式:
1.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2.引导探索,进一步认识规律
3.联系生活,发现规律
4.动手操作,摆出规律,巩固发展
我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配合现代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主动、生动活泼的、快乐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设计
(一)、创境激趣,导入新课。
1、师: 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请仔细观察(师从盒里拉出一串彩旗 蓝黄蓝黄蓝黄蓝)
师:你能猜出下面一面小旗是什么颜色吗?
生齐说:黄色的小旗!
师:大家看一看对不对(师从盒里拉出下一面黄色的小旗),真的猜对了!那么我们为什么能猜出下一面小旗是什么颜色呢?
生:因为小旗是按一定的顺序有规律排列的,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也会碰到有规律的事和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如果学生说有规律,师先板书规律。
设计意图:运用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实践体验,探究新知。
1、猜一猜
(1)课件出示88页主题图,播放课件。
师:看,新年到了,同学们正在开联欢会, 他们把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在快乐地唱呀、跳呀 ……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主题图,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图上有小旗、小花、灯笼和小朋友)
(3)这些小旗、小花、灯笼是乱摆乱放的吗?(不是)他们是有一定规律的。到底什么规律呢?老师摘取了主题图的一部分,我们一起找一找他们的排列规律。
生: 小旗子的排列有规律,一个黄色的,一个红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