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数学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找规律教学设计7» 正文

找规律教学设计7

[07-25 03:10:07]   来源:http://www.89xue.com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9329
摘要:4、练习二十三的第2题。教学反思:《找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找规律》一课的延伸,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图形排列规律复杂一些,呈现出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教学目标设计为: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2.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能力;3. 使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的美,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分为“感受规律→认识规律→创编规律→自主总结”四大环节。其中,认识规律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和重点。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比较合适,要注意的是合。
找规律教学设计7,标签: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4、练习二十三的第2题。
教学反思:
《找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教材中的《找规律》一课的延伸,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图形排列规律复杂一些,呈现出形状和颜色的循环变化。教学目标设计为: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2. 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能力;3. 使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的美,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分为“感受规律→认识规律→创编规律→自主总结”四大环节。
其中,认识规律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和重点。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比较合适,要注意的是合作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为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首先,小组内交流规律,交流过程中使思维快的学生初步总结、表达规律,思维慢的学生受到启发,体会规律。第二,让学生到前台表演规律,使“静的规律”变成“动的画面”,使复杂的规律变的形象、生动,学生喜闻乐见,而形象思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个环节有效的突破了关键和重点。整节课以“主题情境”活动为主线,以“合作探究”活动为主导,以“培养能力”为目标,让孩子们在轻松自如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的美。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索与合作交流的。教学中,我通过组织学生“观察与交流”,调动学生的多种器官参与学习,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图形排列的规律,从而培养了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又通过组织学生“拼摆与画画”,渗透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大部分学生从开始摆出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到接受新知识一步步在交流中学会一种又一种图形移动的规律;少数程度好的学生在其他学生学习他们创造出来的机会的同时又尝试在前面的基础上迁移性地创造出更多新的规律。尊重了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


www.89xue.com


第二课时     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6页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感受数学的价值,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3、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图形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
图片若干、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引入:
1、 出示小黑板,让学生独立完成
(1)1  4  7  10           

(2)4  6  8  10            
 
(3)△   ▲   △   ▲           
    请三位学生上台来做。
今天我们来学习“图形的变化规律”(揭示课题)
2、 请大家看书第117页,用已掌握的知识把第2题最后一个图的时针和分针画在书上,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画?(课件出示)
3、动物园在开运动会,小熊、兔子、猴子、青蛙都来参加了
出示小黑板:
第一行贴图片:小熊、兔子、猴子、青蛙
第二行贴图片:兔子、猴子、青蛙、小熊
第三行贴图片:猴子、青蛙、小熊、兔子
第四行怎样贴呢?由学生来贴,说出为什么要这样贴?
3、 问:你们从图中发现了什么?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Tag: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二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认识角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