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科书第72页7的乘法口诀。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口诀是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作用。本节课重点是理解每一句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口决在数量上和数目上有所增大,记忆难度增加,解决问题,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困难。教学中需要尊重学生的基础和经验,在把握教材特点的基础上,灵活地使用,合理的挖掘教学资源,才能凸显课堂实效性,彰显课堂精彩和活力。
【设计理念及意图】:
新课标明确指出:用好教材,活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需要以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起点为前提,同时还要兼顾学生学数学的即时情感和态度。“7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该课时与2~6的乘法口诀的教材呈现方式大致相同。学生对口决的呈现和编制过程也有了程序化的了解。同时,经过课前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记忆该口诀,为了尊重学生的这种起点和需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敢于创新的精神,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体会数学的价值功能性及其探索性,特设计了本节课。
本课时以自己编制口诀,验证口诀和应用口诀为主线。在验证过程中,融入原有的知识和乘法意义的理解,既加深记忆又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教学形式从抽象到具体,再回到生活中去,从而全面锻炼和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对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和验证过程,了解口诀的来源和意义,加深学生对口诀的记忆和理解。
2、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对7的乘法口诀记忆较为熟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新知的质疑、探究、验证、类推以及应用的能力。培养学生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用数学的情感和态度,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对7的乘法口诀编制和验证方法的探究。
2、了解口诀的来源和意义。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等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激趣引入
1、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动物朋友,想不想一起去看一看?
生:想
(老师出示课件:7星瓢虫。)
师:你知道为什么它叫七星瓢虫吗?
生:因为每个瓢虫的背上有7个点。
师:那我们现在就用7星瓢虫身上的小点点来玩一个游戏,看看谁的反应快。
师:一只瓢虫几个点?
生:7个点
师:两只瓢虫几个点?
生:14个点
……
师:那你能看出一个7是多少?
生:一个7是7
师:两个7呢?
生:两个7是14
师:往下说
……
(共同填写表格:)
师:刚才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有些小朋友到后来就慢慢停下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
师:数字一多,我们容易手忙脚乱,算不过来了,可是有几个同学却表现得很好,能跟上老师的速度,说得很准确,想不想知道他们是用什么方法?
生:乘法
师:你已经会用7的乘法口诀了,那其他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掌握这个本领啊?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7的乘法口诀
(揭示课题:7的乘法口诀)
【设计意图:以七星瓢虫背上的7的点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为学习7的乘法口诀做铺垫,同时也是为口诀的编写提供一种思考的契机。巧妙地设下问题,揭示课题。】
2、师:全班齐背1~6的乘法口诀
那我们就来发挥集体的力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小朋友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编一编,然后把编写的口诀写在纸上。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口决的记忆情况,找准学生的起点,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口诀记忆,为编写口诀和验证口诀来源做好准备。】
师:好,我们来看看这个小组编的乘法口诀,和你们的一样吗?你们的这些得数是怎么来的,你能说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