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说课稿
6。借助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抓解题思路.
(1)教师指图说题意,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题意。教师要指出图中四条线段
,五种数量及包含的与所求有关的两层数量关系。
(2)分析数量关系、抓解题思路。1.要求一共养兔多少只,根据题意必须知道
哪两个条件?这什么? 2.根据已知条件能直接算出养兔多少只吗?为什么? 3.
根据什么条件可算出白兔的只数?以上几步是按分析法训练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寻求
解题思路.下面两步用综合法进行解题. 4.想一想应先求什么?为什么?怎么求?学
生口述算式:10+6=16. 5.所求问题是否求出?为什么么?应怎样求?学生口述算:
10+16=26.
7.让学行阅读82页的内容.并完成例3中的空白,提出不懂地方.
8.让学生用分析、综合法口述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同时师生共同把黑板例3
补充完整.
9.小结例3.
(1)共同总结解题方法:1.先求中间问题2.再求所求问题3.根据数量
关系求出中间问题是解题关键
(2)抓难点.例3中"10"用了两次每次意义一样吗?为什么?
(3)强化审题.比较复习题3都有两个已知条件为什么有的一步订算,有的两
步计算?
三)联系比较抓扩展.
完成"想一想中的两个问题.主要联系例3的变换条件,进行比较.使静态知识
变成动态知识,使单一知识点变成知识链.从而合理扩展知识.启发学生举一反三
通过例3完成了四个方面知识教学,"想一想"扩展两个方面内容,因此分两面
层进生教学.
(1)看书中第一题该怎样想?怎么做?1.学生试着改题.2.出示改好的题.
3.对比例3找出联系和区别.4学生说思路和方法.5.独立完成并共同
订正.
(2)出示第二个问题,问该怎样解答?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偏重吓生.
www.89xue.com
指名回答:每步算什么?为什么这样算?师生共同回顾上两题,联系例3回答:
1.变化的地方是什么?2.没变化的地方是什么?
(四)自主探索,总结解题思路
这一环节是内化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掌握解题思路、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
,是实践的环节.
(1)求同思维内化知识.完成"做一做"两题.一题是培养审题能力.如何确定用
一步还是用两步运算.二题是巩固几倍还应和.
(2)变式思维拓宽知识.完成练习二十一中1.2题.一题是逆向思维拓宽知识.
二题是几倍求差,是本课、扩展的第四方面知识.可比照"想一想"解答.有余力的学生可尝试改变本节做过的问题.
(五)总结,抓规律
课堂过程实质上是按照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进行的.全课总结是再认识的过程 ,是认识的升华和飞跃,时间虽短却起到画龙点睛、概括规律的作用.本节总结:1.总结解题思路.2.总结解题方法.3.总结例3所扩展的知识链,培养发散思维意识.这样把规律性东西理化,总结出来,使学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五、板书设计
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
(1)饲养小组10只黑兔 16只白兔一共养多小只兔?
例3(2)饲养小组10只黑兔。养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一共养多少只兔?
10+6=16(只)
(1)----------------------------?
10+16=26(只)
(2)-----------------------------?
答:一共养--------只兔。
想一想:(1)把第二个条件改成:“养的白兔比黑兔少6只”
(2)把第二个条件改成“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