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77—78页例2、 例3。
教材分析:《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77~~78页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例3。在此之前,学生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面积单位,对面积单位有了一个较深的感性认识,学会了运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面积。学好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影响。在学习和研究这一内容后,让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计算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归纳概括能力;在小组合作,师生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破重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采用让学生人人动手拼摆,列表观察,分析推导的方法进行。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诱发其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学情分析:本单元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所以教学内容还包括面积的意义和常用的计量单位。这就要使学生建立初步的面积概念;认识并能使用常用的面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经过探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3、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体验猜想—实验—验证—概括的方法。
4、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勇于探索的精神,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能利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形成过程,体验猜想—实验—验证—概括的方法。
教学准备: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个,透明方格纸等。
教学设计:
一、确定目标、大胆猜测:
1.交流储备单:检查预习复习情况
(1)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学习?
【意图:问题是学习的动力,有了问题学生才有学习的欲望,学习的目标。把提出问题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又把寻找答案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探求奥秘的情感得到充分激发。】
(2)同学们,用摆面积单位的方法,可以得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要测量篮球场的面积、高楼墙面的面积、游泳池池面的面积……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个去量,那可太麻烦了。所以,我们就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意图: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让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在导入新课时捉住生活中的几个场景,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长方形的面积,这种办法在实际生活中太麻烦,也是行不通的。这样就引出了一个数学问题:应该寻找一个简便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方法,引出课题,引起探究欲望。】
(3)小组内交流储备单问题。
基础储备: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它们是如何确定的?
提升储备:自主学习书77~78页内容,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你是怎么知道的?
汇报储备单。【意图:了解学生知识基础,以便随时调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