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除法教学设计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2.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感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培养探究性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探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每组一张学习卡内数量不同学具钞票及货物架上的一种图片若干。
课前交流:
同学们,老师昨天接了一个朋友打来的电话,她跟我说她的小孩今年读三年级了,但是还不会自己买东西。挂掉了这个朋友的电话,我在想:不知道我们班的同学也是不是像她小孩一样呢?你们会购物吗?这样吧,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购物吧!比一比我们班谁是最佳采购员呢?
教学过程:
一、购物热身(复习旧知)。
教师首先课件出示超市购物的情境图:
谁会列式解答这个问题呢?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吗?
生:12÷3=4(元)要求每包多少钱,就是求12里面有3个几?或者说是把12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师:同学们真聪明,让小男孩知道了求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可以除法进行计算。下面再来看看这个小女孩在购物时又遇到了什么问题呢?谁能帮她解决呢?(课件出示)
生:18÷6=3(包)要求她会给我几包,就是求18里面有个几6?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也要用除法计算。
看来同学们对前面所学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及求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题型理解得很透彻,下面请同学们把刚刚的两道算式转成竖式。
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后,同位之间互相批改,教师巡视。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 在购物中初步感知有余数的除法。
www.89xue.com (1)小组合作,活动中体验余数。
刚刚我们是帮别人解决了购物的问题,下面让我们自己到超市里去逛逛吧!(课件出示商品)
同学们,每组的桌上都有一种商品若干件,请小组合作完成你组的学习卡上的表格,可以将自己的钱先摆一摆,将你买到的产品数量填入表中,小组内填完后,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汇报活动结果。
买“上好佳”薯片的小组进行汇报:你有多少钱?买了什么?还有钱剩吗?
生1:我有12元钱,买的是3元一包的“上好佳”薯片,我买了4包,没有钱剩下。
生2:我有13元钱,买的是3元一包的“上好佳”薯片,我买了4包,还剩下1元钱。
…………
(教师根据学生的买法,从12元钱到19元板书在黑板的表格上)
(3)总结得出余数的概念。
此环节引导学生说出:购买东西会有刚好把钱用完和还有剩余的钱两种情况出现。
同学们,真的是太厉害了,能有这么多的发现,有谁知道这些剩余下的钱我们把它叫做什么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做余数。
2.教学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1)学习读写横式。
师引导(板书):像13元买3元一包的薯片,可以买4包还剩1元,怎样列式呢?
列式为:13÷3=4(包)......1(元)
谁知道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这道算式该怎样读呢?指名回答后,师要再次强调算式表示的意义及教学生算式的读法。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你买的东西把算式列在表格后面,并和同位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
学生在做的同时,师,指名几个学生板书上表的列式,并回答其算式的意义。
(2)尝试列竖式计算。
你们会竖列吗?请任意选一题在练习本上试一试,列式后同位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如果不会的可以结合我们买东西的情况来说一说。
学生写好竖式后,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算法,教师强调竖式的算法及含义。
3.议一议——除数与余数的关系。
(1)自主探索余数与除法的大小关系。
师指着黑板上的算式,问:“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中的除数和余数,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合作探研、讨论余数与之间的关系。
教师设疑:为什么余数比除数小呢?它两个一样大行不行?余数比除数大行不行?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可以借助你们手里的钱再摆一摆,想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