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数学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有余数的除法自我评价» 正文

有余数的除法自我评价

[05-17 04:58:56]   来源:http://www.89xue.com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阅读:9973
摘要:教学目标:1、 通过小组分苹果和观察、分类的实际操作,使学生认识余数,了解带余除法的意义;知道“余数比除数小”。2、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带余除法。3、 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和探索问题的兴趣。教学过程:一、 实际操作,引入新知 小朋友已经学过除法了。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有余数除法。小朋友听说过有余数的除法吗?你觉得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生介绍)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开门见山,请小朋友自己介绍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揭示课题]1、 分糖果师:有一天,妈。
有余数的除法自我评价,标签: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教学目标:

1、        通过小组分苹果和观察、分类的实际操作,使学生认识余数,了解带余除法的意义;知道“余数比除数小”。

2、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带余除法。

3、        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和探索问题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实际操作,引入新知

        小朋友已经学过除法了。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有余数除法。小朋友听说过有余数的除法吗?你觉得什么是有余数的除法?(生介绍)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开门见山,请小朋友自己介绍对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揭示课题]

1、        分糖果

师:有一天,妈妈买来一些糖,想分给到家里来做客的小朋友们。她想分给每个人3块,能分给几个人呢?结果会怎么样呢?如果让你分,你会吗?看看你能有什么新发现。(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些糖,但糖果数量可能不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生活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从实践活动入手,让每一个小朋友动手分分写写,使他们都有自己的体验过程,初步感知分后有剩余的情况]

2、        反馈结果,讨论分类

(1)            学生上台汇报,逐一补充。师:小朋友很会动脑筋,你能根据分的结果分分类吗?

[让学生根据分的结果分分类,正好分完和还有剩余。这样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形成正迁移,从而能够开展有效学习。]

(2)            结果分类,并用算式表示

师:正好分完是以前学的。我们一起用算式来表示。

那么这些分后有剩余的,怎么用算式表示呢?试一试。

[自己想办法写一写如果分后有剩余该怎样用算式表示,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鼓励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示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在数学中,我们习惯上这样表示:14÷3=4…2(举例)用三个小圆点来帮助,读作14除以3商4余2。(齐读)下面几种情况你能照样子写写算式吗?请你选一种写算式,再读给同桌听。(师板书反馈情况)你知道3、4、2分别表示什么?(个别说)说得真好!象2这样分后还有剩余的数,我们给它取个名字---余数。

[把概念当作学生学习的生成点,让学生在探索中自然习得,让学生从模仿、识记水平达到理解和领悟的水平。]

二、   学习实践,探索新知

1、        学会用 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师:刚才小朋友通过分一分,写一写,认识了余数,那么有余数的除法怎么计算呢?7÷3,你能列竖式吗?试一试(生板演)

[学生已经学过了怎样列竖式解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因此老师可根据他们已有的认知结构,让学生通过自己尝试地去解决这一新问题,发挥学习主动性。]

(1)            列竖式计算

(2)            互相议一议计算方法

(3)            教师点拨

(4)练一练:17÷3     20÷6 (师:先请小朋友自己做一做,然后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是怎么做的。)

[试商对有些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安排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小组合作精神,让有困难的小朋友能在小伙伴的帮助下,共同探索计算方法。]

(4)            反馈情况:你们是怎么做的?(展示,评价)

[通过学生的讨论与评价,学生进一步明确计算方法,在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使学生在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的同时对自己下一阶段的学习更充满信心]

[1] [2] [3]  下一页


Tag: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数学教学设计 - 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