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教学设计
[07-17 20:21:50]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化学教学设计 阅读:9325次
摘要:作业]课本:课后习题 2、3、4、5、6 练习 巩固、验收 不错哦 七、板书设计2.2 苯一、结构:正六面体结构,苯分子中不存在简单的碳碳双键,而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二、苯的物理性质三、苯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1)苯的燃烧2C6H6+15O212CO2 +6H2O(2)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2、取代反应(1)溴代反应 (2)硝化反应 。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苯)教学设计,标签:高一化学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作业]课本:课后习题 2、3、4、5、6 练习 巩固、验收
不错哦 七、板书设计 2.2 苯 一、结构:正六面体结构,苯分子中不存在简单的碳碳双键,而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 二、苯的物理性质 三、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1)苯的燃烧 2C6H6+15O2
12CO2 +6H2O
(2)苯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2、取代反应
(1)溴代反应
(2)硝化反应
+3H2
八、教学反思与建议
本节课的内容位于化学必修2的第三章的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基于已学习了饱和烃与不饱和烃典型代表物甲烷、乙烯的性质,以及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重要的有机反应,这节课继续探究苯的结构并根据苯的结构推测苯的性质,学生由于有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再在教师引导下,基本能突破本重难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在于探索苯的结构与性质,在教学中以“探究性教学”来开展学习。
首先,根据苯的化学组成,让学生推断苯的结构,再根据学生的猜想,以加实验探究,根据苯不能使溴水褪色,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事实,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再结合科学史话,引导学生逐步认识苯的结构,学生心中的疑问顿时烟销云散,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帮助学生掌握了有机化学基本的学习方法,提高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掌握从现象推断性质,从结构分析性的基本方法,进一步深化对结构与性质关系的理解,这也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
虽然《苯》是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是芳香族化合物的代表,但本节课旨在突破苯的结构与性质,而芳香烃、芳香族化合物等概念,选理科的同学将在必修5《有机化学基础》中系统地学习,所以笔者认为,对这些内容不要过多拓展,不要给学生带来太多的学习压力和造成学习障碍。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因此在教学过程,虽然我们提倡让学生学会猜想、推断,但不能让学生毫无根据地猜想,应该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究来推理。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紧紧围绕甲烷与乙烯两种代表物的性质,作为学生认知的指导者,引导他们从实验探究中发现问题,研究解决自己发现的这些问题,从而在探究苯的结构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作业]课本:课后习题 2、3、4、5、6 练习 巩固、验收
不错哦 七、板书设计 2.2 苯 一、结构:正六面体结构,苯分子中不存在简单的碳碳双键,而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 二、苯的物理性质 三、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1)苯的燃烧 2C6H6+15O2
Tag:高一化学教学设计,高一化学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化学教学设计 - 高一化学教学设计
上一篇:《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