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春风一起玩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
师:老师希望你们能成为勇敢的空军战士。
生5:我们几个想好好踢一踢足球。
生6:我们想玩跳绳。
生7:我们要踢毽子。
……
师:好了,我们现在就到操场上和春风一起玩。
师生共同强调活动要注意安全。各小组排队来到操场上,一下子,学生们如出笼的小鸟,快活极了。
老师边和学生一起活动,边引导学生感受在春风里做游戏有趣,同时还提出疑惑。
生1:老师,在风中踢毽子,毽子总是被刮跑,只能踢一两下。
师:春风可真调皮,你能不能想个办法让它吹都吹不走。
后来,这名学生受了风筝的启发,在毽子上拴了根绳。
……
生2:老师,我们的风筝总也飞不起来,它老往地上掉,你帮帮我们吧。
师:我们一起来探究它为什么飞不起来。
学生试着放飞风筝,学生找到原因:拽线的小朋友还没把风筝拽起来,托风筝的小朋友已经将风筝放出,两人没协调好,反复两次都是这样。
师:两人放风筝需要很好地配合,只有协调一致风筝才能稳稳地放飞,并越飞越高,这样再试试看。
师边讲解,边示范。反复中,他们的风筝已飞上天空,引来许多羡慕的目光。
……
生3:老师快看,我们的飞机飞得多远。
生4:老师,我的风车怎么没有他们的转得快。
师:你去和他们比比看,做的方法是否一样,让风车转起来的方法是否一样。和他们探讨一下试试看,能不能找到答案。
生4过去以后,几个学生一起帮他修整,不一会,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并高兴的和其他学生一起玩风车。
……
生5:老师,你看,这个盆太小了,我的小船跑不远,要是放在小河里它一定会跑得特别远。
生6:老师,春风真暖和,我想和春风多玩会儿。
不错哦 生7:老师,我们把足球挂在风筝下面,想让风筝把足球带到天上,可是足球太重了,风筝飞不上去。
生8:换成气球呢?
学生在一片嬉笑声中继续尝试。
师:同学们,把你今天和春风一起玩时发生的有趣的事告诉给你周围的人,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快乐吧。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我利用学生和春风一起玩的机会,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激发了他们对生活中平常事的好奇。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在思考中尝试,学会了在失败时不气馁,继续寻找成功的机会。整个活动,没有给学生束缚,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充分尊重学生。我预想的设计中,学生会很好地发现玩具中所蕴含的奥秘,但是,学生的发现只存在于表面,很浅薄,不能过深入。作为教师,我也不想强加给学生,随着学生的阅历增加,他们会慢慢发现。
〖点评〗
点评一
一入春天,孩子们就感受到了春风,但是这种感受是肤浅的,是表面的,而且是习以为常的。那么,面对学生如此熟悉的事物,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呢?教师巧妙地设计了“突然开窗”这一环节,引起了学生对春风的关注,可谓匠心独具。
现在的孩子生活在城市中,他们有许多的玩具,却很少有机会到大自然中去尽情玩耍。教师很重视儿童的直接经验,引导学生在春风中进行各种游戏,让学生亲自感受,合作探究,在春风中玩,在玩中学。
整个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关注身边事物,从生活中发现奥秘,培养兴趣。不足之处是:在室外活动之后,教师虽然对学生提出了“把今天和春风一起玩时发生的有趣的事告诉给周围的人”的要求,但是如果把这一环节,安排在教室里进行,交流的效果会更好。
点评二
教师从地域环境、自然现象以及家长、儿童等多方面因素分析了儿童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与基础,分析得细致、具体,因此教学活动的针对性较强。活动前的调查与物质准备也非常必要。“和春风一起玩”并非简单的户外游戏课,这一点教师给予了相应的重视与具体指导,如儿童在利用自制玩具与春风一起玩时,“老师边和学生一起活动,边引导学生感受到在春风里做游戏的有趣,同时提出疑惑”。但在这一环节,如何进一步增强儿童活动的趣味性,还需要对活动精心地组织,如可以在年级平行班或对口班中进行游戏活动,创设一种情境或一种事件做活动的背景依托,这样对激发儿童参与活动的热情、促进对彼此游戏现象的主动观察,进而展开探究学习都有益处。“活动反思”中,教师也仅是发现了“我预想的设计中,学生会很好的发现玩具中所蕴含的奥秘,但是,学生的发现只存在于表面,很浅薄,不能过深入”。究竟为什么儿童会这样,怎样促进儿童作深入的研究,教师对此缺少分析。“教学反思”浮光掠影,流于表面形式,对这一点,在前几份教学案例中已经谈到,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