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学设计-必修3
(5)科技进步和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6)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结合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我国的发展道路,体会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2)善于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具有初步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能力
(3)理解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辩证统一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充分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确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成为传统文化自觉的传承者和享用者。
二、教学重难点
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2.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影响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
3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学生活动:P39的活动材料。
(①针灸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针刺法萌发于新石器时代,当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时,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是砭石,后来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现在用的不锈钢针。灸法的起源与火的发现和使用有着密切关系,当身体有不适时,用火烘烤得以减轻,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针灸。针灸早在公元6世纪就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现在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已传到世界各地。
②京剧,清朝光绪年间形成于北京。其前身为徽剧,通称皮簧戏,同治、光绪两朝,最为盛行。同治、光绪年间皮簧班中陆续出现了一批著名演员,他们善于吸取其他地方戏的各种优点,并在艺术形式方面敢于革新尝试,迅速促进了皮簧戏的发展,终于形成一个崭新的剧种----京剧。近百年来,这个剧种遍及全国,已成为中国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剧种。
③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5 000-6 000年左右的黄河中游仰韶文化时期,已经创造了文字。我们的汉字,从图画、符号到创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隶、楷、行、草,各种形体逐渐形成。在书写应用汉字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一的、可以独立门类的书法艺术。)
二、正文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性
(一)传统文化面面观
1.什么是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学生活动:概念解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