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设计历史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汉初的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 正文

汉初的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

[07-17 21:14:53]   来源:http://www.89xue.com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阅读:9725
摘要: 请学生看课前提示,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 一、西汉的建立和休养生息 1. 西汉的建立(前202年)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 休养生息的原因和措施 1)原因 教师先解释何为"休养生息",即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实行的宽刑薄赋政策,以保养民力,增殖人口,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51页第三段大字和小字。 学生结合第10课内容讨论回答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教师总结:一是吸取秦亡教训,二是汉初经济萧条,国家极度贫困。 2)措施 学生看书回答。
汉初的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标签: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请学生看课前提示,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
    一、西汉的建立和休养生息
    1. 西汉的建立(前202年)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 休养生息的原因和措施
    1)原因
    教师先解释何为"休养生息",即在社会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之后统治者实行的宽刑薄赋政策,以保养民力,增殖人口,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51页第三段大字和小字。
    学生结合第10课内容讨论回答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教师总结:一是吸取秦亡教训,二是汉初经济萧条,国家极度贫困。
    2)措施
    学生看书回答。
    教师总结: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使西汉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稳定和巩固了汉朝的封建统治秩序。这种统治措施,使统治者、劳动人们皆大欢喜,到惠帝、吕后两朝,经济逐步恢复,到文景年间,社会经济全面回升,出现了治世局面文景之治。
    二、文景之治
    教师出示相关的减轻租税的竹简图片和资料(见媒体资料)。学生看书,分类归纳文帝、景帝的措施。讲述"缇萦救父"的故事。
    汉文帝与景帝共在位39年,实行轻徭薄赋、奖励生产、与民休息的措施,使得社会安定,人民负担进一步减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后世对之评价较高,把这样的治世称为"文景之治"。然而,就在这样的治世时期,也有叛乱发生。这就是发生在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景帝时为什么会发?quot;七国之乱"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不错哦     三、七国之乱
    方法一:
    学生集体阅读思考:七国之乱与前面所学的哪个知识点的类似?然后教师安排一组简单介绍"西周的分封制";一组介绍"七?quot;;其余同学从中找出异同点。教师最后点评并补充,介绍对比分析问题的方法。
    方法二: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七国是什么国?七国为什么乱?七国之乱的条件?七国之乱的经过、结果?七国之乱与历史上哪个时期有相似之处?)
    七国:是诸侯国。刘邦建立汉朝后,为了巩固刘氏天下,大封刘氏子弟为王。诸侯王封地广大,他们在封地上享有任免官吏独立的行政权,铸造钱币、收取租税把握财政权,拥有重兵把握军权,实际上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国中之国。
    七国之乱的原因:为了争夺更多的权益。
    七国之乱的条件:诸侯国数量多,势力大,占地面积大相当于西汉全国面积的一半。其中以吴国、楚国实力最强。
    七国之乱的经过:由于诸侯国的势力越来越大,汉景帝时大臣晁错建议削弱王国势力,即"削藩"。为了自己的利益不受影响,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络其他六个王国,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号召,发动了叛乱。使晁错在叛乱中被听信谗言的景帝所杀。
    七国之乱的结果:随着叛乱的进行,景帝认清了诸侯王反叛的真实面目,果断的派太尉周亚夫率兵平叛,三个月后叛乱被平定。从此,王国势力被大大削弱,再次叛乱的可能性大大减小,从而进一步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教师提示学生回忆西周的封国情况,提出讨论:西汉封国与西周封国的异同。
    相同点:
    (1)分封目的:均为巩固中心政权。
    (2)分封对象:均为亲属或功臣。
    (3)封国的权利和义务:在封地上享有很大的权利,实际上形成独立的王国。都要服从天子或皇帝的命令。
    (4)封国行为:最后均有叛乱。
    不同点:封国的结果:
    (1)西周:由于周王室衰落,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与战乱的局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历史教学设计 - 七年级历史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