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 课堂实录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中水是生命之源,孕育和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认清水资源现状,树立合理利用水资源和节约的意识,为构建节约型社会出一份力。
2.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资源是有限的,以及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②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③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④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和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走访调查,使生活中的地理与书本中的地理知识相结合,从而培养地理学习能力。
2.引导学生探究“我国严重缺水的西北、华北地区,缺水原因是否相同”,培养质疑、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珍惜、合理利用、倡导节约用水的资源观,培养水资源保护意识。
3.重难点的突破
重点:
①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相应的工程建设。
②树立正确的水资源保护利用意识。
难点:调查、整理资料,表达能力的提高。
突破在于通过活动,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学会学习地理的方法。
二、课前准备活动
1.学生搜集区分有关水资源的名词。
2.学生表述水资源的现状。
3.调查家乡关门水库。
4.学校、家庭用水调查。
三、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师:(组织教学)同学们在课前已经进行了针对性的调查,有的还准备了表演。现在,先看一个表演,你们会猜到什么呢?
送水者(姚运刚):一学生头戴赵本山式的帽子,走着赵本山式的步子,肩上扛着纯净水桶,从一侧走向另一侧,口喊:“送水、送水、送水喽!”(学生能说出与水有关)
(从生活身边的地理出发,创设情境,引发兴趣,活跃气氛,直奔主题。)
师:看,生活水平提高了,连水都成了商品。水一旦被人类利用了,就成为了资源。本节的课题就是(板书)水资源。
师:今天就让我们以书中的内容为线索,以我班同学搜集、整理的内容为骨架,说说你们的心中所思、所想。你们准备好了吗?
(给学生适应的时间,作好准备)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