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教学设计
2.细胞膜表面的糖被具有识别功能,而癌细胞表面的糖被成分发生了改变。请你从网络或其他媒体上收集资料,解释为什么癌细胞容易扩散。
设想我们能否把蛋白质、核酸、脂质、糖类、水、无机盐等物质机械地组装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活力细胞。
提示:细胞的结构与其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
结论:系统不是其组分的简单堆砌,而是通过组间结构和功能的密切联系,形成的统一整体。
答案提示:气泡中间光亮,里面只有空气;边缘颜色较深。
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而且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在显微镜下,通过调节焦距可以观察到细胞的不同层面。
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见细胞膜,但是能够观察到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是有界限的。
答案提示:实验事实主要有:进入活细胞的物质首先要通过一道选择性的屏障,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进入细胞;用显微注射器将一种叫做伊红的物质注入变形虫体内,伊红很快扩散到整个细胞,却不能很快逸出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用微针触碰细胞表面时,细胞表面有弹性,可以伸展;用微针插入细胞内,细胞表面有一层结构被刺破;如果细胞表面结构受损面过大,细胞会死亡。
(学生共同回答:细菌、植物细、红细胞、肌细胞)
学生讨论后确定:红细胞。原因是没有细胞壁,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不行,因为鸡属于鸟类,不是哺乳动物。
细胞太小了。这种方法不可行,可把哺乳动物红细胞放到清水里,红细胞会因吸水而胀破。
提示:细胞内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浓度,将细胞放入清水,水会进入细胞,将细胞涨破,细胞内容物流出,从而得到细胞膜。
血液。(猪、牛、羊等)
血液容易凝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入抗凝剂。
用生理盐水稀释。(初中学过这部分知识)
显微镜等用品。
根据提示操作
注意:两人协作,一位同学制作临时装片,另一位同学调试显微镜。
尝试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有的成功地观察到了红细胞吸水膨胀甚至胀破的动态变化,也有的没有观察到此现象)
提示:高倍镜下引流法,使红细胞浸润在水中,使之涨破的过程。
答案提示: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其他结构密度不一样。
采用不同转速离心的方法将细胞膜与其他物质分开。
如果没有离心机的话,我们还可以采取静置的方法。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