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导学案
[07-17 23:40:17]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一生物教学设计 阅读:9313次
摘要:端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 【课堂探究】探究──发现新知,收获快乐。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实验①~④) 实验材料:单侧光;胚芽鞘(课本47页“相关信息”);锡箔(遮光) 实验现象: ①胚芽鞘_________ ;②胚芽鞘________;③胚芽鞘_________;胚芽鞘_________。 分别遮盖胚芽鞘的顶端和它下面一段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结论: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是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导学案,标签:高一生物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端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 【课堂探究】探究──发现新知,收获快乐。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实验①~④) 实验材料:单侧光;胚芽鞘(课本47页“相关信息”);锡箔(遮光)
实验现象:
①胚芽鞘_________ ;②胚芽鞘________;③胚芽鞘_________;胚芽鞘_________。
分别遮盖胚芽鞘的顶端和它下面一段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结论:胚芽鞘弯曲生长的部位是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_______光照射使胚芽鞘的_______产生某种______,并传递到胚芽鞘尖端以下时,会造成_______ 面比______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
2.1910年詹森的实验
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 。
思考:如果把透水的琼脂片换成不透水的云母片呢?胚芽鞘生长情况应是________(猜一猜)。
3.1914年 拜尔的实验
注意思考:尖端放置的位置及后来弯曲的方向有什么关系。
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_____________造成的。
(教师总结 初步证明: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思考: 究竟是不是化学物质呢?如果是,是哪种化学物质?
4.1928年 温特的实验
首先根据课本分析实验过程:
思考分析:A、B两个胚芽鞘的生长情况: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端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 【课堂探究】探究──发现新知,收获快乐。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1.19世纪末,达尔文实验(实验①~④) 实验材料:单侧光;胚芽鞘(课本47页“相关信息”);锡箔(遮光)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Tag:高一生物教学设计,高一生物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生物教学设计 - 高一生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