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物圈到细胞 教学设计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国流行爆发,部分城市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商场停业的现象,很多与非典患者共同工作和生活的人被隔离在家。为什么人们对非典型性肺炎这么恐惧呢?这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而这一切都是由SARS病毒造成的。
教师播放与SARS病毒有关的录像,也可展示SARS病毒的结构示意图、SARS患者肺部的X光照片,等等。
提问:1.结合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谈谈你所了解的SARS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2.SARS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它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
3.SARS病毒主要侵害了人体哪些部位的细胞?
4.如果离开了活细胞,病毒能够很好地生活和繁殖吗?
总结: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贮存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这就是病毒的生活和繁殖。SARS病毒主要侵害人的肺部细胞,使人发生呼吸困难而死亡。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生命现象。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呢?
教师呈现资料分析中的实例和图例进行分析。
1.针对实例1,教师可以设问:
(1)草履虫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还有哪些生物体的结构与草履虫相似?
(2)这些单细胞生物能够独立生活,也应该具有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2.针对实例2,教师可以设问:
与草履虫相比,人是多细胞的高等生物,人的生命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
(受精卵)
总结:人的生殖细胞是精子和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始;人的发育其本质是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由此可见,多细胞的高等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也离不开细胞。
3.针对实例3,教师可以设问:
(1)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至少需要哪些细胞的参与?
(2)我们现在的学习活动,又有哪些细胞的参与呢?
4.针对实例4,教师采取的策略为:
教师介绍艾滋病病毒的相关知识,指出艾滋病病毒是一种攻击人体的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导致人体免疫系统受到破坏的病毒,从而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体的某一种细胞受到损害,也会影响该种生物的生命活动,甚至导致其死亡。
提问:除艾滋病外,你还能举出特定的细胞受到损害导致疾病的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