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
[07-17 23:44:22] 来源:http://www.89xue.com 高二生物教学设计 阅读:9732次
摘要: 2.请用概念图的形式,建立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构能量流动概念。 以图的形式,联系熟悉的生物或自身在个体水平说明能量流动的途径,进而说明在种群中能量流动的途径。 分析、组织讨论: 1.就一个生物个体(如人)而言,能量是如何输入、储存和散失的? 2.如果考虑一个种群,我们如何研究能量的输入、储存和散失? 小结:(见教学策略图)。 。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教学设计,标签:高二生物教学设计方案,http://www.89xue.com
2.请用概念图的形式,建立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构能量流动概念。 以图的形式,联系熟悉的生物或自身在个体水平说明能量流动的途径,进而说明在种群中能量流动的途径。分析、组织讨论:
1.就一个生物个体(如人)而言,能量是如何输入、储存和散失的?
2.如果考虑一个种群,我们如何研究能量的输入、储存和散失?
小结:(见教学策略图)。
认识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法。 运用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法,分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并进行交流。 生态系统存在着: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的营养结构。提出问题:(1)能量是怎样输入生态系统的?(2) 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 (3) 能量流动的过程是怎样的? 达成本节教学目标。 学习“思考与讨论”的素材,并进行交流。小结: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形式不断转换,如太阳辐射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转变为储存于有机物化学键中的化学能;动物通过消耗自身体内储存的化学能变成爬、跳、飞、游的机械能。在这些过程中,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消灭,只能按严格的当量比例由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因此,对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转换和传递过程,都可以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进行定量计算,并列出能量平衡表。
提示: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很大部分被各个营养级的生物利用,通过呼吸作用以热的形式散失。散失到空间的热能不能再回到生态系统参与流动。因为至今尚未发现以热能作为能源合成有机物的生物。
引入: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
认同能量守恒定律。 学生阅读,讨论完成“资料分析”要求的内容。简介林德曼研究的背景,说明定量研究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
提出问题:
1.请用表格的形式,将图中的数据进行整理。例如,可以将每一营养级上的能量“流入”和“流出”整理成一份清单。
2.分析每一营养级上能量的 “流入” 和 “流出” 是否平衡。
3.分析流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占流入该营养级能量的百分比。
4.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为什么不能百分之百地流到下一个营养级?
5.通过以上分析,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
小结:林德曼的研究发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引出:能量金字塔。
Tag:高二生物教学设计,高二生物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 - 生物教学设计 - 高二生物教学设计
上一篇: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