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水稻对砷吸收和代谢机制研究
[10-16 19:37:30] 来源:http://www.89xue.com 毕业设计 阅读:90次
摘要:结果显示具有根孔隙度高的品种趋向于有较强的渗氧能力, 而渗氧能力较强品种趋向于更有能力限制As 往地上部分的转移和富集。可能的机制是具有较强渗氧能力水稻品种,能在根表和根际形成更多的铁膜,进而将更多的As 固定在根表和根际,从而减少了As 往地上部的运输和积累,这一发现为筛选和培育As 低积累高耐性的水稻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4.3 水稻体内As 代谢机制 水稻体内 As 的代谢过程也可视为水稻对As 的解毒过程,因此研究As 在水稻体内的代谢机制对减少水稻的As 毒害和积累有重要意义。As(Ⅴ)进入水稻根系后,可能直接向地上部转运或被砷酸盐还原酶(AR)迅速还原成As(Ⅲ)。目前,水稻体内2 个砷酸盐还原酶基因。
小议水稻对砷吸收和代谢机制研究,标签:毕业设计范文,http://www.89xue.com
结果显示具有根孔隙度高的品种趋向于有较强的渗氧能力, 而渗氧能力较强品种趋向于更有能力限制As 往地上部分的转移和富集。可能的机制是具有较强渗氧能力水稻品种,能在根表和根际形成更多的铁膜,进而将更多的As 固定在根表和根际,从而减少了As 往地上部的运输和积累,这一发现为筛选和培育As 低积累高耐性的水稻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结果显示具有根孔隙度高的品种趋向于有较强的渗氧能力, 而渗氧能力较强品种趋向于更有能力限制As 往地上部分的转移和富集。可能的机制是具有较强渗氧能力水稻品种,能在根表和根际形成更多的铁膜,进而将更多的As 固定在根表和根际,从而减少了As 往地上部的运输和积累,这一发现为筛选和培育As 低积累高耐性的水稻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4.3 水稻体内As 代谢机制
水稻体内 As 的代谢过程也可视为水稻对As 的解毒过程,因此研究As 在水稻体内的代谢机制对减少水稻的As 毒害和积累有重要意义。As(Ⅴ)进入水稻根系后,可能直接向地上部转运或被砷酸盐还原酶(AR)迅速还原成As(Ⅲ)。目前,水稻体内2 个砷酸盐还原酶基因(OsACR2.1 和OsACR2.2)已被克隆和表征。水稻根系内的As(Ⅲ),部分卸载到木质部向地上部转运;部分则卸载到生长介质中;或与植物螯合素(PC)结合,隔离在根细胞液泡内。但是,As(Ⅲ)是通过何种载体蛋白或门户卸载到生长介质中的还不清楚。
水稻体内 As 代谢的另一条途径是Asi 的甲基化。由于甲基化砷的毒性远小于Asi,As的甲基化被认为是水稻As 解毒的重要途径。研究发现,稻米中DMA 的含量可达总As 的90%以上,而且存在基因型差异。但是As 在水稻体内甲基化的场所却不清楚。通过分析水稻DNA 微阵列发现,一个被称作Os02g51030 的甲基化酶基因,在水稻生长介质中加入As 后,其表达上调。但这个基因是否调控水稻体内As 的甲基化过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微生物可通过S-腺苷甲硫氨酸甲基转移酶,将体内As(Ⅲ)转化成气态TMA挥发到大气环境中。水稻是否也能把体内As(Ⅲ)转化成TMA并挥发,尚无试验证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Tag: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范文,综合范文 - 毕业设计
上一篇:论会计角色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