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龙舟竞渡的流变历程和现代性生成机制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龙舟竞渡也称“赛龙船”、“划龙舟”,是中国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活动,大都在我国端午节期间举行。龙舟运动是一项集众多划手依靠单片桨叶的划桨作为推进方式,运用肌肉力量向船后划水,推动舟船前进的运动。
从龙舟竞渡到龙舟运动,虽然所指同一事项,但是所指事项的各层面意义却发生了改变。
龙舟竞渡作为典型的民俗体育项目,在社会变迁中经历了起伏兴衰,从产生之初到近千年的定型,以及在社会转型加速阶段所实现的现代发展,组成了龙舟竞渡的流变历程,基于此,将其流变历程从纵向的时间段上划分为4 个阶段。并从龙舟竞渡本身的活动要素和内容上进行历时态的前后对照,以此来解析龙舟竞渡的流变。
3.1 自在自发期(1949 年以前)
3.1.1 龙舟构造
龙舟的建造与普通船只建造相似,多用杉木,取其轻便,也有用樟木和其他木料建造,取其防虫防腐之功能。一些地方选择建造龙舟的木料还有特殊的习俗,如湖南汨罗县造船的木料特别是龙骨木,要去偷不能买,因为贼的手脚麻利跑的快,用偷来的木料做龙舟也能够跑的快。龙舟一般要求轻划、易划,形态都比较狭长,并由3 部分组成,船体、龙头龙尾和锣鼓之类的装饰。船体呈梭形,两头窄中间宽,船体宽度一般在1m-1.2m 之间,而长度浮动较大,长度可长达30 多m,短的约10m,船体长度与人数成正比。龙舟的龙骨必须是由精心挑选的直杉木做成,龙骨制作工艺的高低将会影响划手的方向控制程度。
龙头大多用整木雕成,无论是专职龙舟还是业余龙舟,都是竞渡前才将龙头安置上去,尽管龙头是龙舟区别于其他船只的主要标志,但是各地风俗不一,因此龙头构造的大小形制也不尽相同,亦已成为各地民俗风情的表征。龙尾也由整木雕成,以求灵气十足,并且刻满鳞甲。除了龙头龙尾之外,锣鼓、旗帜和船身的绘画等装饰,在不同地方的龙舟上,其差异也表现得较为突出。有的装饰非常隆重,如顺德鸡公头龙舟,置有神楼、大鼓、铜锣、龙头旗、龙尾旗、帅旗、罗伞等装饰;而有的装饰相对简单,如湖南汨罗龙舟;有的地方除龙头龙尾和锣鼓外,基本没装饰,如江西高安龙舟等。传统龙舟的制作过程还有许多禁忌,如忌讳孕妇在制作现场、女子跨过龙舟、血滴在龙舟上等等。对“翻”、“慢(漫)”的字眼非常忌讳。禁忌是民间为了择吉避凶,禁止同“神圣”或“不洁”的事物相接近,是对某种神秘力量产生恐怖而采取的消极防范性措施。虽然有些禁忌在现代科学看来毫无根据可言,但是在人们择吉避凶的心理主导下,在民间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遵循。这些带着原始信仰和迷信色彩的禁忌习俗也成为规范龙舟制作过程的民俗体现。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