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
教法建议(2)
关于血液的成分和功能有条件的学校可采用探索式教学,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三步:一是提出探究的课题:血液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再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及已有的知识提出假设:血液是由液体的血浆和血细胞构成的;根据假设让学生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宏观观察加抗凝剂的血液和微观观察血液涂片(取血液下层的深红色的部分做临时装片并结合人血的永久涂片观察),最后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分析及对书本知识的阅读,得出结论:血液是由液态的血浆和有形的血细胞两部分组成的。关于血液的功能:先分析血浆的功能,再逐个探索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功能,最后根据血液的各成分的功能,让学生归纳血液的功能。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本节内容较多,建议用两课时。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血液
新课的引入: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它是由一千多万亿个细胞组成的,这些细胞都需要进行新陈代谢,这就需要人体内有四通八达、高效率的运输网络,它及时给细胞运来氧和养料,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运走,这样才能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板书:第四章体内物质的运输
人体内这一运输网络就是循环系统。
出示挂图:介绍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讲述:
血液循环系统是一个由心脏、血管组成遍布全身的封闭管道系统,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着。也可以说,血液循环好比人体内红色的河流。这河流有主干、支流以及更小的分支。而这河流中奔腾的河水就是血液。
板书:第一节血液
讲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血液”二字,如医生为了诊断某些疾病,往往先要验血,有人在意外事故中失血过多,必须及时输血,有些疾病如乙肝、爱滋病,它们可通过血液传播。可见血液与人体关系非常密切。
提问:有关血液的知识,你们知道有哪些?血液是干什么用的?
学生:血液是红色的粘稠液体,闻起来有腥味,它含有血糖等,血液起运输作用。
提问导入:
血液是具体担负运输任务的,它经常运载着大约 200 种物质,是一支组织得相当完善的队伍。这支队伍都有哪些队员,各自又是如何分工合作的呢?它们除了起运输作用外,还有其他的功能吗?
板书:(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探索血液的组成:
[提出问题] 血液由什么构成?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假设。
[提出假设] 如果血液由液体血浆和有形的血细胞构成,那么把血液加抗凝剂会看到分层现象,在显微镜下观察会看到血细胞。
[设计并完成实验]
实验设计: 1 、宏观观察血液的组成 2 、显微镜下观察血液的装片
实验 1 :观察血液的组成
方法步骤:25页(课外小组的学生提前一天完成以下实验步骤)
1.在量筒内先加几滴5%的柠檬酸钠溶液
2.取家兔血液10ml注入量筒,轻轻摇动几次
3.静置观察
引导学生讨论:
为什么要加柠檬酸钠?(柠檬酸钠是一种抗凝剂,加入后可防止血液凝固,)指导学生观察:
观察内容:
1.血液是否分层?分几层?
2.各层的颜色怎样?大致比例如何?
结合彩图四把观察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组成 比较
位置
颜色
约占血液总量(%)
反馈观察结果:
学生回答实验现象:
试管中原本红色的血液出现了分层现象,上部分为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约占血液总量的55%,下面部分呈暗红色,不透明,约占血液总量的45%,两者之间还有薄薄一层物质,呈白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