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企业 个人
当前位置:89学习网下载中心中小学试卷语文试卷高一语文试卷《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同步练习» 下载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同步练习

  • 名称:《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同步练习
  • 类型:高一语文试卷
  • 授权方式:免费版
  • 更新时间:07-05 00:35:14
  • 下载要求:无需注册
  • 下载次数:6291
  • 语言简体中文
  • 大小:0 Bytes
  • 推荐度:3 星级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同步练习》简介

标签:高一语文试题免费下载,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莅校(lì)     显宦(huàn)     博闻强记(qiǎng)
  B.谦逊(xùn)    屏息(bǐng)     短小精悍(hàn)
  C.箜篌(hóu)    激亢(kàng)     叱咤风云(chà)
  D.步履(lǚ)     弥漫(mí)       涕泗交流(sì)
  2.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景仰:敬慕、仰慕。景:像对自然美景一样。
  B.太息:叹息、长叹。太:大,大声。
  C.迥乎不同:形容差别很大。迥:远。
  D.左右顾盼:本意是左看看,右看看。盼:看。
  3.在括号中,为下列词语填入一~二个近义词
  景仰(    )(    )    叱骂(    )(    )
  酣畅(    )(    )    羞耻(    )(    )
  弥漫(    )(    )    谦逊(    )(    )
  堕落(    )(    )    潇洒(    )(    )
  4.下列语句中表达方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B.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启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
  C.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有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
  D.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变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5~10题。
  回忆老舍    梁实秋
  最近我到美国去,无意中看到我的女儿文蔷收藏的一个小册,其中有一页是老舍的题字。这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老舍和我都住在四川北碚。老舍先是住在林语堂先生所有的一栋小洋房的楼上靠近楼梯的一小间房屋,房间很小,一床一桌,才可容身。他独自一人,以写作自遣。有一次我问他写小说进度如何,他说每天写上七百字,不多写。他身体不大好,患胃下垂,走路微微有些佝偻着腰,脸上显著苍老。他写作的态度十分谨严,一天七百字不是随便写出来的。他后来自己说:“什么字都要想好久。”他的楼下住着老向一家,但是他们彼此往来并不太繁。老舍为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但是内心却很孤独。
  老舍之死,好久是一个谜。现在不是谜了。他死得惨。他的父亲也死得惨。胡洁青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的时候,他父亲死在南长街的一家粮店里。是舅舅家的二哥回来报的信,这个二哥也是旗兵……他败下阵来,路过那家粮店,进去找点水喝,正巧遇见了老舍的父亲。攻打正阳门的八国联军的烧夷弹把父亲身上的火药打燃,全身被烧肿,他自己爬到这个粮店等死。二哥看见他的时候,他已不能说话,遍身焦黑,只把一双因脚肿而脱下的布袜子交给了二哥。后来父亲的小小衣冠冢中埋葬的就是这双袜子。这时老舍不足两岁。
  这段悲惨的家史是天然的小说题材,在老舍的一生中,不管走到哪里,它都一次又一次地回到他的记忆里,勾起他的无限辛酸和义愤。
  老舍父子都是惨死,一死于八国联军,一死于四人帮的爪牙。前者以旗兵身份战死于敌军炮火之下,犹可说也,老舍一介文人,竟也死于邪恶的“文艺黑线专政”论的毒箭之下,真是惨事。我们的了解是,他不是溺死在一个小湖的水里,他是陈尸在一个小湖的岸边。他的尸首很快地火化了,但是他的骨灰盒里没有骨灰!像老舍这样的一个人,一向是平正通达、与世无争,他的思想倾向一向是个人主义者、自由主义者,他的写作一向是属于写实主义,而且是深表同情于贫苦的大众。何况他也因格于形势而写出不少的歌功颂德的文章,从任何方面讲,他也不应该有他那样的结局。然而,不应该发生的事居然发生了。
  老舍最后一部小说是《正红旗下》。一九八○年六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一四二页,九万七千字。这部小说作于一九六一年底和一九六二年。据胡洁青的代序说,这部小说的遭遇很惨,经过也很曲折。小说以写满人为主,而且是清朝末年的满人,并且是以义和团那个时代的骚动为背景。所以在体裁上当然与所谓“现代体裁”不同。老舍所以敢动笔写这一部早就想写的小说,是因为他以为他已获得允许可以“在一定的大前提之下自由选择体裁”,但是他想错了。一九六二年下半年,起了一阵“现代文字狱妖风”,株连了一大批文艺工作者,“谁愿意莫名其妙地因写小说而被戴上'反党'的大帽子呢?”“这些文艺政策上的不正常现象就构成了'正红旗下'既没写完,又没发表的原因。”……(节选自《槐园梦忆》)
  5.请简要概括第一段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答:  
  6.作者写“老舍之死”,为何连带写了“他的父亲也死得惨”,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通过比照来揭示“四人帮”的残暴。
  B.借此来感叹老舍死的无辜。
  C.说明老舍的悲惨家史,为老舍之死做铺垫。
  D.从一个方面点明老舍写《正红旗下》原因。
  7.同出自一人之口的两句话是(    )和(     )
  A.“什么字都要想好久。”
  B.“谁愿意莫名其妙地因写小说而被戴上'反党'的大帽子呢?”
  C.“在一定的大前提之下自由选择体裁”
  D.“这些文艺政策上的不正常现象就构成了'正红旗下'既没写完,又没发表的原因。”
  8.画直线部分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答:
  9.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画曲线部分提到的“任何方面”,具体涉及到的几个方面。
  答:
  10.分析上述画曲线部分的内容层次。答: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1~13题。
  老舍先生    汪曾祺
  老舍先生爱喝茶,喝得很勤,而且很酽。他曾经告诉我,到莫斯科去开会,旅店里倒是为他特备了一只暖壶。可是他沏了茶,刚喝了几口,一转眼,服务员就给倒了。“他们不知道中国人是一天到晚喝茶的!”
  有时候,老舍先生正在工作,请客人稍候,你也不会觉得闷得慌,你可以看看花。如果是夏天,你可以闻到一阵一阵香白杏的香味。一大盘香白杏放在条案上,那是专门为了闻香而摆设的。你还可以看看四壁上挂的画。
  老舍先生藏画甚富,大都是精品。所藏齐白石的画可为“绝品”。壁上所挂的画是时常更换的,挂的时间较久的,是白石老人应老舍点题而画的四幅屏,其中一幅是很多人在文章里提到过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蛙声”如何画?只画了一脉活泼的流泉。两旁是乌黑的石崖,画的下端画了几只摆尾的蝌蚪。画刚刚裱起来,我上老舍先生家去,老舍先生对白石老人的设想赞叹不止。
  老舍先生极其爱重齐白石,谈起来是总是充满感情,我所知道的一点白石老人的逸事,大都是从老舍先生那里听来的。老舍先生谈到这四幅里原来点了的题有一句是苏曼殊的词(是哪一句我忘记了),要求画卷心的芭蕉。老人踌躇了很久,终于没有应命,因为他想不起芭蕉的心是左旋还是右旋的了,不能胡画。老舍先生说:“老人是认真的”。老舍先生谈起过,有一次要拍齐白石的画的电影,想让他拿出几张得意的画来,老人说:“没有!”后来由他的学生再三说服动员,他才从画案的隙缝中取出一卷(他是木匠出身,他的画案有他自制的“消息”),外面裹了好几层报纸,写着四个大字:“此是废纸。”打开一看,都是惊人的杰作--就是后来记录片里所拍摄的。白石老人家里人口很多,每天煮饭的米都是老人亲自量,用一个香烟罐头。“一下,两下,三下……行了!”--“再添一点,再添一点!”--“吃那么多呀!”有人曾提出把老人接出来住,这么大岁数了,不要再操心这样的家庭琐事。老舍先生知道了,给拦住了,说:“他这么着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老舍先生的意见表现了他对人的理解,对一个人生活习惯的尊重,同时也表现了对白石老人的真正关怀。(节选自《草木春秋》)
  11.本文题目是《老舍先生》,为什么在第四段中用较多的笔墨去写齐白石?
  答:  
  12.纵观全文各段首句均以“老舍先生”始,惟第二自然段不同。那么这段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答:
  13.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解放后,寺里的和尚多半已经各谋生计了,但还能集拢在一起。
  ②老舍先生为此也感到很兴奋。
  ③他们演奏的曲调不同凡响,很古。
  ④据说这是唐代的“燕乐”。
  ⑤所用乐谱别人不能识,记谱的符号不是工尺,而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笔道。
  ⑥乐器到也和现在常见的差不多,但主要的乐器却是管。
  ⑦北京有一座智化寺,寺里的和尚做法事和别的庙里的不一样,演奏音乐。
  ⑧音乐界的同志对这堂活着的古乐都很感兴趣。
  ⑨老舍先生把他们请来,演奏过一次。
  A.⑦①②⑨③④⑥⑤⑧B.⑦③④⑤⑥①⑨⑧②
  C.⑦①⑨⑧②③⑤⑥④D.⑦③⑤⑥④①⑨⑧②
  

参考答案
  1.A(强qiáng)
  2.A(景:尊敬佩服)
  3.景慕、仰慕、敬仰、敬佩;责骂、斥责、叱责、斥骂;畅快、痛快、尽兴;耻辱、羞辱;充溢、洋溢、充满、迷漫;谦恭、谦虚;腐化、蜕化、失足;洒脱、大方、自然。
  4.B叙述(ACD叙述和描写)
  5.回忆四十多年前老舍生活、写作的情景及其为人与性格。为下文写老舍的不幸遭遇做铺垫。
  6.D
  7.BD
  8.将老舍父子俩的死因做比照。叙议结合,实显父子命运悲惨,尤其痛斥“四人帮”之可恶。
  9.为人处世、思想倾向、写作态度、思想感情、政治表现。
  10.先以一个递进复句写老舍的平正通达,突出他亲近大众的性格,再以“何况”作让步性表达,写老舍也歌功颂德,并非逆仵;再总束一下,无论如何不该致于死地;最后,转折一笔,笔力千钧,“居然”发生了。表达了强烈的斥责和深切的同情。
  11.写白石老人对艺术和生活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从侧面反映出老舍先生的性格、为人和作风。同时表现出老舍作为一个文化系统的领导对同事,特别是老同志的理解、尊重、爱护和关怀。
  12.第二自然段采用侧面描写法,将主角暗换成是老舍的客人,叙述人称变成了“你”,由旁观者角度写老舍的雅趣和家居环境。这样描写和叙事显得亲切自然。
  13.D。
 


, 大小:0 Bytes
Tag:高一语文试卷高一语文试题免费下载中小学试卷 - 语文试卷 - 高一语文试卷